重要通知

首页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做好2024级新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量:

各基层团组织: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好我校2024级新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试行)》规定要求,现就2024级新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通知如下:

一、办理对象


        2024级全体本科、研究生新生团员(包括未脱离团籍的党员)


二、办理时间


        2024年9月2日至10月中旬

三、办理流程


        1、团员档案核查工作

        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试行)》文件要求,学生团员档案一般纳入学籍档案进行管理,原则上随学籍档案转移。我校2024级新生团员档案在校团委指导下,由各培养单位团委保存管理。各培养单位团委在新生入学后需统一对团员档案进行核查并完善存档。

团员档案应包含以下材料:

    (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由入团时所在学校或单位放入学生团员档案);

    (2)入团申请书(入团时本人书写并递交,由学生所在学校或单位放入团员档案);

    (3)团员证(由入团时所在学校或单位发放,只限本人使用);

    (4)入团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团校学习结业)材料、团员登记表、团内奖惩材料等。

        团员档案遗失或不完整的,一般由其原隶属团组织或入团时所在单位团组织出具证明。团员身份核实无误的,可按程序补办团员登记表、团员证等作为团员身份证明,不补办入团志愿书。补办团员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真实可信,对提供虚假材料和档案的应当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1)团员档案全部遗失:由新生原学校或单位补办;

    (2)团员证遗失:于新生开学后统一开展补办工作,补办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具体工作要求见后续通知;

    (3)入团志愿书遗失:不可补办,原则上由新生到原学校或单位补办《团员登记表》。

新生团员档案补齐后,由各培养单位团委统一放入新生档案并妥善保存。

        2、新生团员资格认定工作

        新生入学后,以培养单位团委为单位进行新生团员资格认证,具体工作如下:

    (1)凡具有入团志愿书、团员证、团组织关系转接证明(介绍信)三者之一的均可确认团组织关系并办理转接手续。没有任何相关证明材料的新生团员,不予确认团员身份。

    (2)团员档案全部遗失的新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将补办档案交至培养单位团委,培养单位团委在审核无误后办理转接手续并存档;团员档案部分遗失的新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将补办材料交至培养单位团委,培养单位团委在审核无误后放入团员档案并妥善保存。

        3、团组织关系转入

        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六条规定,“团员由一个基层组织转移到另一个基层组织,必须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线下转接:(1)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凡未退团或脱团(28周岁)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均需转接团组织关系。

     (2)各培养单位团委在团员身份认定后在新生团员证组织关系转入一栏加盖学院团委公章。

        线上转接:完成新生团员资格认定后,所有新生团员须转入或录入“智慧团建”系统。各学院需在新生组织关系转接前在“智慧团建”系统中建立相应团支部,在高中(或原学校、单位)注册过“智慧团建”系统的新生在落实支部名称后在线上发起转接工作;没有注册过“智慧团建”系统的新生团员,在资格认定后注册“智慧团建”系统并完善团员信息后录入,由学院团委审核把关。


四、注意事项


        (一)认真落实转接工作

        各培养单位团委应视各学院新生报到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落实2024级新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线上、线下转接工作应正常、有序推进。要将此通知下发到每一个新生团支部与每一位新生团员,确保所有新生团员提前核查档案是否完整,智慧团建系统务必录入,团员档案与智慧团建系统中学生信息务必准确。

        (二)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要进一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通过广泛开展新生团员入学教育,增强团员先进性。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规范团的组织生活。常态化开展团课、主题团日等活动,不断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提升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推进团员教育管理

        加强新生团员档案核查与管理、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和团属新媒体平台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新生团员主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团的活动和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训。

        如有疑问,请联系:

        济南校本部 李 齐 0531-88369957

        威海校区 董子涵 0631-5688739

        青岛校区 成洪森 0532-58630031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202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