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首页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举办山东大学首届“SDU TALK”学生创新大讲堂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9-30 浏览量:

各培养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聚焦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构筑‘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目标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四个面向”,激发学术创新志趣,增强交叉创新研究素养,提升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研究成果,现面向一校三地举办山东大学首届“SDU TALK”学生创新大讲堂,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新知,讲灼见


二、育人目标


(一)面向需求,注重选题的前瞻性。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将科学研究聚焦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难题。通过构建需求导向的研究选题机制,强化研究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深度融合,促进研究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提升科研成果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科学研究的战略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实践,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强化实践资源供给,创新校企联合、产教融合机制,组织学生赴重大科研平台、重大工程现场、重点行业企业、社会基层一线考察学习,体验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设计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升青年开展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展示,提升成果的系统性。通过系统化的演讲训练,培养学生将复杂研究成果精炼为清晰、连贯的表述能力。注重逻辑思维的构建与表达技巧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条理分明地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增强研究成果的说服力与影响力,为学生未来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及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赛事为牵引,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协作、项目策划与执行等实践过程,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年学子在山大的学术沃土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五)链条赋能,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整合教育资源,加强部门协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科研全链条赋能;围绕创意实现、研究规划、技术攻关、实践调研等关键要素,提供导师、资金、平台支持,加强师生互动、朋辈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共创环境,帮助学生科学严谨地开展创新研究,不断增强实践创新中的获得感。


三、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2024年11月:举办创新大讲堂的主体活动,同步组织“实践成果展”“数智赋能青年论坛”“青年实干家”“行业观察员”等延展活动。

2024年12月—2025年8月:链条化支持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全面了解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


四、参赛要求


主体活动坚持以赛促学,鼓励优秀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加,围绕所选主题进行演讲汇报,通过竞赛评审选拔一批优秀研究项目。活动设本科生组、研究生组两个组别。其中,本科生组每个团队人员不超过3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我校2023级及以上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组每个团队人员不超过10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一)本科生组参赛团队需聚焦专业所学,在系统调研中发现关键问题或需求,科学规划研究路径,全面建立知识图谱,创新形成解决思路,实践形成阶段性成果,并进行综合性讲述汇报。讲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学科的专业知识综述、面向前沿的学科交叉方向分析、面向应用的技术场景延展、面向行业的关键问题探究、面向未来的探索研究规划等内容。

(二)研究生组参赛团队应充分依托课题组、实验室、项目团队已有成果,全面展示研究背景、针对痛点、解决思路、解决方案、研究成果、竞争者分析、社会价值、未来规划。需清晰呈现项目与国家战略、行业产业的结合点,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理念,深入浅出展示研究内容,深层分析技术或成果的应用价值,鼓励关键技术或成果的跨场景创新应用。

(三)参赛内容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项目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四)参赛人员应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作风;对科学创新研究有浓厚兴趣,拥有高水平创新竞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科创经历,初步形成较完善的专业认知并具有一定的产业与行业思考,对研究方向和领域有清晰规划和目标者优先。


五、比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院级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事。院级初赛由各培养单位负责组织,择优推荐参赛人员参加校级复赛;复赛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材料(附件1)并录制演讲视频,邀请各学科专家及校外行业专家进行评审,遴选参加校级决赛的候选人;决赛采取现场评审的方式,参赛团队需借助PPT等演示文稿进行现场演讲,邀请优秀科研人才、行业领域专家以及学生观众对选手进行评审打分,决出校级金银铜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额度项目经费支持,为表现优异的参赛者提供项目立项、行业实践、企业调研等拓展支持。

本科生组复赛和决赛按照人文、社科、理学、工学、信息、医学设置六个赛道。研究生组复赛和决赛不作赛道区分。


六、赛程安排


(一)组织发动与参赛报名(即日起至10月15日)

各单位拟定院级赛事工作方案,于10月15日前提交至邮箱:xskx@sdu.edu.cn,需体现组织形式、拟覆盖人数、延展活动方案、工作预算等,建议通过主题团日、班会等形式提高学生覆盖度,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同学积极报名参赛。

(二)院级赛事(10月16日至11月6日)

各单位应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面向拟参赛人员实施“五个一”提升计划:一是组织一场演讲汇报,由所有参赛者参与,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引领带动更多青年学子,最终确定推荐参加校级赛事人员名单;二是开展一次师生座谈,为每支参赛团队聘任一名指导教师,为本科生参赛团队另外配备一名研究生“朋辈导师”,帮助其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和演讲思路;三是组织一场产业调研,组织参赛者走进企业、行业、产业开展深度调研,结合实践收获进一步完善讲稿内容;四是组织一次项目论证,邀请学科相关产业专家、实务部门专家等论证研究成效,挖掘社会价值,促进思维碰撞,开拓研究视野;五是开展一场学术交流,各单位依托“科学畅想曲”“人文纵横”“青年学科交叉论坛”等学术品牌,全面展示前期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成果,倡导朋辈引领、示范带动,扩大活动受益面和覆盖面。

各单位可结合学科实际对延展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制定院级活动组织方案。需通过赛事评审确定推荐参加校级赛事团队名单,每个培养单位推荐参加校级复赛的团队不超过5个,其中本科生组不超过4个,研究生组不超过1个。

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相关单位在校区团工委的指导下组织院级赛事。


七、工作流程


(一)各单位应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做好活动宣传、组织报名、参赛指导等工作。鼓励各单位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二)各单位可申报活动专项并提交预算,经校团委审核通过后即可组织开展活动。根据院级活动组织方案及实际开展情况评估,分等级提供不同额度的立项经费支持,决算经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济南校本部参与单位报校团委,威海校区、青岛校区参与单位报所在校区团工委审核后,由团工委统一报校团委。

(三)各单位应参照校赛通知要求确定院赛安排并发布通知,组织院赛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汇总《山东大学首届“SDU TALK”学生创新大讲堂xx学院推荐人员汇总表》(附件2),将Excel版和盖章扫描版与推荐人的参赛材料汇总打包,于11月6日前发送至邮箱xskx@sdu.edu.cn,邮件统一命名为“xx学院——学生创新大讲堂参赛材料”。组织开展延展活动,为参赛团队做好指导。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电话:南东周  0531—88369964/15098806256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