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首页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举办第三届山东大学“新生杯” 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0-18 浏览量:

各培养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聚焦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构筑‘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目标要求,引导青年学子养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素养、提升创业本领,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中有志向、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现决定面向山东大学全体2024级新生组织第三届山东大学“新生杯”创业计划竞赛。具体规定与安排如下:

一、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参赛者须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作为证明材料。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

(四)本次比赛旨在鼓励新生独立完成原创性项目,已成立公司的项目不可参赛,在往届校级创业竞赛(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获得校级铜奖(或三等奖)及以上的作品不可参赛。在比赛任何阶段发现违反上述要求的,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或所获奖项。

二、赛事规则

(一)项目类型

大赛项目类型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大种类,参赛选手应紧跟学科前沿,聚焦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完成作品选题。

(二)团队要求

每个团队最少应由3人组成,最多不超过8人,鼓励项目邀请指导教师。团队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组方式根据负责人所处学历阶段划分。团队负责人须为2024级新生,每人只能担任一支团队负责人,但可作为团队成员参加多支团队。团队成员中应至少60%为2024级新生,本科生组参赛成员需均为本科生,研究生组参赛成员需均为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年级组队。

(三)参赛流程

1.项目团队搭建和项目初步选题(10月18日至10月25日)参赛者根据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提出创意方向,并形成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具体来源包括: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核心技术、科技作品;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引用其产品;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方向)。

周边活动:青年创客论坛(初识科创赛事篇)、调研参观活动。

2.材料准备及系统打磨(10月26日至11月20日)基于产品或服务,制作商业计划书、项目PPT和项目视频(选做)作为参赛作品(有关要求详见附件1)

周边活动:青年创客论坛(赛事材料制作篇)、青年创客论坛(项目呈现篇)、往届优秀双创项目展、调研参观活动、青年创客论坛(路演技巧介绍篇)、双创圆桌会等。

3.网络初审与线下决赛(11月21日至12月10日)积极参加模拟答辩活动,不断迭代材料,组织校级决赛,通过线下路演决出金银铜奖。

(四)评审规则

大赛采用阶段评分赛制。其中,本科生组项目团队得分将由各阶段相关活动的参与情况评分与网评成绩组成,即“活动评分+网评成绩”。研究生组项目团队得分仅由网评成绩组成。具体评分规则以及活动的时间内容将通过交流群另行通知。

三、奖项设置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等奖项,组委会将为获奖团队、参赛团队和参与活动的同学统一开具证明。获大赛金银奖的团队成员经考核通过后,可获得国赛专家项目培训资格,并优先推荐至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系列赛事。

四、工作要求

(一)参赛团队需完成工作:

1.10月30日晚20:00时前,参赛团队负责人应通过项目信息填报问卷(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VXB1aVV0RExtck55)完成项目报名和信息填报,每个项目只允许填报一个赛道。

2.11月23日晚20:00时前,参赛团队需提交项目材料,包括Word版项目计划书、项目PPT、项目视频(选做),材料均以“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负责人所在学院”格式命名,通过项目信息填报问卷(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VXB1aVV0RExtck55)完成材料提交。

(二)推荐单位需完成工作:

各学院须积极宣传新生杯相关新闻和活动通知,广泛发动新生参与。鼓励各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往届赛事经验等组织经验交流、沙龙论坛等周边活动。各学院学生科协要主动帮助新生建立创新创业类赛事的基本了解、建立材料完整性的基本认识,帮助团队打磨项目材料,做好项目设计和呈现优化。

组委会将对各学院新生年级的赛事组织工作、赛事成绩进行排名,并对全校前五名的学院新生年级授予“未来星光奖”,所在年级辅导员授予“优秀组织工作者”荣誉,赛事组织工作情况纳入培养单位年度“五四”评比表彰考核体系。

五、大赛交流群及组委会联系方式

1.大赛交流QQ群:



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及电话:

济南校本部 南老师 0531-88369964

威海校区    张老师 0631-5688776

青岛校区    谢老师 0532-58630037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