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首页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暑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专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量: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学科、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搭建“赛事+实践+孵化”一体化培育体系,引导学生面向“挑战杯”“国创赛”等代表性双创赛事前置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校团委拟开展暑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专项,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实践时间

2025年暑期(暑期开始至暑期结束前两周)


实践内容

(一)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研

鼓励大学生深入洞察社会万象,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剖析现实问题,全面提升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推动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紧密结合。支持面向“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聚焦“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赛道布局和开展兼具创新性和社会意义的社会调研。

项目应面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调研题目、调研方法、调研目标,并围绕主题扎实开展调研,总结调研发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对策。团队开展实践后应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报告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每篇在15000字以内,支持并鼓励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撰写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

(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实践

鼓励大学生深入产业行业调研痛点需求,运用学科知识开展科学研究,以期解决科学问题或形成技术突破,全面提升学术研究的产业思维和技术成果。支持面向“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聚焦“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论文”赛道布局和开展兼具创新性和社会意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项目应面向充分调研所在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明确研究的战略价值和产业价值,形成科学的研究思路,瞄准关键难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或实验研究。团队开展实践后应形成科研实践报告, 支持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形成发明专利或高水平论文。

(三)科技成果应用实践

鼓励大学生深入各行业产业了解需求现状,依托学校已有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实践、场景迁移、应用落地、复制推广等实践环节,全面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支持面向“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以创业计划或创业实践形式开展成果应用实践。

项目可利用课题组、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在所属行业或跨界行业内明确技术应用场景,围绕下游产业或用户需求开展技术应用或产品推广,与行业企业开展可行性论证,并依托企业开展功能性能验证、试用应用等必要环节。团队开展实践后应形成成果应用实践报告,支持学生以短期、长期见习实习等方式参与企业论证、测试、应用、推广等商业过程。


、面向对象

面向济南校本部、青岛校区在校学生(威海校区由校区团工委另行安排)。


四、实践要求

(一)确保实践安全

参与校外调研、实践活动的学生须认真阅读《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团队成员须知》(附件2),并签订《山东大学2025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须知》(附件3)。

(二)注重实践指导

各单位应加强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选优配齐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做到每支团队配备1名思政导师、1名业务导师,保证社会实践高质量开展。


工作安排

(一)各单位遴选推荐不超过3支队伍(每支队伍6-10人)填写《2025年暑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专项备案表》(附件1),作为学院推荐的校级层面队伍,经各单位团委审批盖章,将电子版和PDF扫描件发送至xskx@sdu.edu.cn,邮件及压缩包命名为“XX单位+暑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专项材料”,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3日。

(二)活动开展(2025年7月-2025年8月)

各单位支持立项团队与实践单位充分联络后,结合需要开展各类调研、实践。校团委可提供相关赛事咨询服务,并为实践团队提供有关建议和必要服务。

(三)项目总结(2025年9月-2025年12月)

每支团队需提交相关报告材料和支撑证明材料,并制作20-30页的PPT作为重点展示材料。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研类实践应详细介绍选题目的、意义、价值、调研方法、过程、发现、分析、对策建议等内容;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类实践应详细介绍选题来源、产业行业痛点、科学问题分析、关键研究难点、成果概述、研究内容或关键技术、申请专利或发表文章情况等内容;科技成果应用类实践应详细介绍产业背景、产业现状、产业需求、产业难点、已有成果、核心技术、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实践总结等内容。PPT还要包含真实、具有代表性的各类照片、视频等佐证性内容。

各团队要及时总结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梳理好经验、好做法,学校将对优秀典型事迹及个人予以重点宣传表彰。


韦老师:0531-88361338

南老师:0531-88369964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