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首页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开展2024年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青春筑梦,新质赋能”社会实践专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5-16 浏览量:

各学院团委、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高校青年积极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山东大学开展硕博服务团“青春筑梦,新质赋能”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现将具体工作方案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筑梦,新质赋能”

——硕博服务团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活动主旨

深入挖掘和整合高校创新资源,引导硕博青年心怀“国之大者”,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组建高端青年学术实践团队,调研评估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环境大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现状及成效,探索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推动绿水青山向新质生产力良性转化的路径和机制,书写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三、组织单位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四、活动时间

2024年6月至8月

五、活动地点

沿黄流域九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六、活动内容

开展“青春筑梦,新质赋能”学术实践活动,充分依托学科实际和区域特色,聚焦年度实践主题,广泛开展以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等为主题的黄河流域学术调研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全面支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青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七、活动选题

1.生态保护治理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专项调研实践

各实践团队前往湿地保护区、河流、乡镇等实践地,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湿地环境考察、生态文化传播等实践活动,科学评估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效。围绕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维度,结合调研实践,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研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深入校园、企业、社区、乡镇等地,结合自身实践感悟,广泛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 新质生产力驱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专项调研实践

各实践团队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通过专项调研、创新实践、成果转化、社区挂职等方式等形式对流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对区域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以及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传统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推进黄河战略走深走实贡献智慧力量。

3.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专项调研实践

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各实践团队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前往黄河流域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文化公园、红色文化遗迹等,发掘红色故事,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血脉。讲好新时代黄河文化故事,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手段,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弘扬,摸清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大力保护黄河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全面调研黄河流域文旅资源,研究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推动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4. 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城乡发展专项调研实践

各实践团队深入黄河沿岸滩区调研当地民生保障工作与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情况,让“黄河滩”变成“幸福滩”。重点关注黄河流域防洪减灾、滩区脱贫迁建、生态补偿、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修复等机制建设,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受益程度,以及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效果。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黄河流域居民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民生短板,同时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民生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八、立项流程

(一)团队组建

学生自主组队,每支团队人数为6-10人(不含指导教师),每支团队至少含有一名博士,硕博学生总数需不少于团队人数的50%,队长所在学院为立项所在学院,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组队,校团委将根据组队及活动开展情况选取一定比例的优秀团队予以重点支持及奖励。

每支团队须配备一名思政导师,一名业务导师。其中,业务导师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负责指导项目选题及实践规划、路径等,与学生实践团及时沟通联系并解答疑惑,指导学生总结实践成果并进行修改等。思政导师可由思政课教师、培养单位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学生辅导员老师担任,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实际,教师随团参与外出实践。

各学院立项团队名称以“山东大学+学院名称+团队名称”命名;校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请以“山东大学+学生组织名称+团队名称”命名。其中“团队名称”需体现实践地与实践主题,实践地为团队要前往的具体地区或企事业单位名称,省内:地级市+区/县/市,省外:省/市/自治区+地级市,省内如“赴青岛即墨”,省外如“赴河北邯郸”,企事业单位如“赴xx市xx集团”。举例:山东大学**学院“星动”赴济南市**集团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调研团。

(二)项目申报

各团队自主选择实践主题并策划相关实践活动,需真实、准确、完整填写《山东大学xx学院硕博服务团2024学年“青春筑梦,新质赋能”社会实践专项团队组织情况统计表》(附件1)、《山东大学XX学院硕博服务团2024学年“青春筑梦,新质赋能”社会实践立项书》(附件2)、《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团队成员须知》(附件3)、《山东大学学生实践活动个人安全须知》(附件4),于5月24日前发送至队长所在学院团委。

(三)学院推荐

各学院团委结合团队立项材料进行评审,选拔出1个优秀立项推荐至校级立项,其余立项团队确立为院级立项,并于5月31日前提交本学院电子版材料(每学院仅需提交1支校级队伍的材料,普通立项留档于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期间统计)。提交方式为填写问卷https://www.wenjuan.com/s/b67BRvM/#。

(四)立项公示

山东大学社会实践部将根据申报情况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名单并予公示,具体事宜详情见青春山大后续通知。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