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社会工作部等7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在广东汕头市举办。我校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的“‘点石成金’——固废‘垃圾’低碳新生”志愿服务项目斩获国家级金奖。

本次大赛共有1001个项目入围全国赛终评。其中,排名前501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线下路演答辩,评委、监委通过线下集中评审的方式进行了评审交流。最终产生金奖151个、银奖350个、铜奖500个。我校“‘点石成金’——固废‘垃圾’低碳新生”志愿服务项目是全省环境保护类唯一金奖项目。

该项目由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张平洋、王佳乐等同学作为学生团队主要负责人,校团委、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等相关领导老师协同指导组建产生。项目以科技赋能志愿行动,聚焦大宗固废处置难题,建立“专家团+技术团+服务团”的“三团一体化”管理模式,搭建固废数据库及协同低碳处置智慧决策系统,为产废和利废企业志愿提供固废公益信息及固废低碳处理方案。3年来,参与志愿者452人次,服务行业涉及能源、冶金、采矿、化工、建筑等多个行业,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项目曾荣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获得固废资源化企业的广泛关注。
去年年底以来,学校启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筹备工作,成立备赛工作组,编纂大赛培训手册,合理制定备赛时间表。联合一校三地共青团组织深度协作,先后从近百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中广泛搜集、严格筛选出18个项目组成大赛参赛项目预备群,系统化、理论化地稳步推进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参赛项目竞争力,我校先后召开预推项目培训会、赛会专家意见反馈会和集中打磨交流会等一系列专业活动10余次,赛前针对终审项目实施全面深入的项目跟踪指导,通过多轮模拟答辩演练再次精细优化项目内容,确保我校项目以顶尖素养、卓越表现参加比赛。

一直以来,山东大学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逐步完善制度机制,陆续推出服务清单,培植壮大青年志愿服务力量,着力夯实“三全育人”工作载体,不断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持续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质效,着力构筑“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
未来,山东大学共青团将继续挖掘、选树、培育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比赛竞技的双重育人作用,将赛会成果转化为学校育人成果,以优秀项目推动工作覆盖,以优秀典型拓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路径,积极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我校“全面图强”发展新阶段蓄势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