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校团委党支部举行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习会。校团委书记张熙、副书记翁祥栋及工作人员,全体挂职、兼职副书记参加会议。
会上,张熙分享了本次学习体会。张熙从“重、全、高、深、实”五个层面概括了《意见》的重要精神,一是重,《意见》的出台非常重要,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强化劳动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二是全,《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了大中小学各阶段,调动了校内外全方面因素。三是高,《意见》提出的劳动教育的标准非常高,明确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四是深,《意见》对劳动教育的要求非常深入,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劳动教育目标。五是实,《意见》规定的措施非常详实,在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等方面都提出了详实的要求。张熙还结合《意见》对如何发挥共青团在劳动育人方面的作用作出了具体部署:一是要在深入学习研讨、凝聚共识上下功夫,进一步统一各学院、团支部思想,深入学习《意见》精神;二是要在深入调研、摸清需求上下功夫,摸清底数,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在完善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要求上下功夫,在原有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出台加强劳动育人的文件,整体推进劳动育人工作;四是要在对标对表、工作升级上下功夫,各版块工作对照劳动育人要求,进行工作升级,利用拓展培养系统有效推动劳动育人落地;五是要在擦亮品牌,创新工作开展上下功夫,要抓住机遇,创新打造工作品牌,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引领山大青年积极投身劳动教育。下一步,校团委将形成落实推动劳动教育的工作方案,进一步促进我校德智体美劳协调统一发展。
翁祥栋领学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带领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意见》全文及重要精神,并分享了自己学习《意见》的心得体会。翁祥栋指出,大学本科阶段的劳动教育既要有课时学时要求,同时还应在课外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设立劳动周、劳动月等。

各位工作人员,挂职、兼职副书记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和负责工作版块,分享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和经验认识,并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山东大学学生劳动教育展开了交流研讨。

南东周提出要加强课外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相结合,并在宣传中注重树立劳动典型;学生组织方面则要更加注重向服务型转变,引领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马海波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的,覆盖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强化传统劳动教育形式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各板块工作都应融入劳动教育的理念。朱云龙认为,疫情期间的很多工作都是在鼓励学生居家劳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学生艺术团也在不断提升自我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李齐认为大学劳动教育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要积极发挥共青团基层组织优势,推动团支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朱晓芳认为《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肖成俊认为劳动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四名学生兼职副书记也依次结合工作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