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班仪式以来,山东大学青年媒体菁英班课程如期推进。截至20日上午,菁英班不仅开展了课程主持老师的授课,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进行了线上授课,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使用者以青年人为主,如何在新媒体平台用思想意识和语言文字引领青年人的发展已然成为推动精神风貌建设的重中之重。17日下午,共青团中央的新媒体运营老师为学子分享了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经验。她介绍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随后以团中央入驻的平台为例,突出了共青团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她还指出,做好新媒体平台运营离不开宣传方式的创新,要找好宣传角度,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议程设置进行意识形态的引领宣传,对各类情况要灵活巧妙处理,做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媒体。面对复杂的网络生态,运营者们要明辨是非,肩负起自己平台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年向上发展。
18日,有着丰富经验的电视台编导与同学们交流了微视频的制作心得。摄影摄像是视频制作的基础,如何用照片组成的视频讲好一个故事才是关键。本次课程,嘉宾为大家介绍了编导的基础知识,并对摄像机、拍照技巧以及后期处理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最后通过两组短片以“拉片”的形式深入解读了运镜、场面调度、机位等专业理论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兴趣。

对于新闻人来说,发现力和创造力也是输出优质原创稿件的必备能力。19日上午,一场以“鹰的眼睛,豹的速度”为主题的交流分享课程有序开展。课上邀请到了大众日报社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山大校友传授了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通过分析具体的新闻作品让同学们感受消息、通讯、人物稿件的写作技巧,并对新闻人的笔力和媒体人的角色定位展开一系列讲授。
在后真相时代,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意识和能力不可或缺。20日,济南一家短视频公司创始人以幽默风趣的话语,带领同学们围绕新媒体的创作和运营展开探讨。她强调,在后真相时代,一个优秀的媒体人必须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从而加强对舆论的甄别能力,建立理性的公共传播讨论空间。平时的训练要适当跳出舒适圈和惯性思维的圈套,敢于尝试新事物,抓住机会提高自身能力,做合格的意见领袖。此外,嘉宾还就新媒体的运营技巧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通过生动的实例让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学子受益匪浅。

这几天的学习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同学积极参与,不少学子表达了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俊媛表示:“老师们的课程让大家对摄像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鼓舞了同学们在摄影的道路上将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达到热爱并擅长的境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9级本科生盛洁谈到:“我本来还是有点紧张的,但是老师们的耐心解答、同学的踊跃提问消除了我心中的顾虑,让我明白了只有大胆提问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至此,青年媒体菁英班暑期课程已过半并进入中期阶段,嘉宾们分别从平台运营、摄影摄像、新闻写作、新媒体创作四方面给大家分享了经验、传授了心得,全方位提高了学子新媒体工作的技能,激发创新能力。课程的下半期,菁英班还将通过更加丰富的授课内容,为同学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从而为提高青年媒体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文/钟希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