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青年报以“扬锐气 有朝气 接地气”为主题,发表了一篇关于山东大学学生会组织改革的报道,全面而准确地介绍了改革措施,并肯定了我校在学会改革上做出的努力。
扬朝气——改革攻坚,打铁自身硬
“一校三地八校区”的独特办学格局,让动辄近千人的庞大体量成为我校学生会组织的“常态”。为此,我校围绕“精简”二字对学生会组织进行改革,切实做好“加减法”,力求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证工作的创造性开展。
精简组织机构,重新规划职能部门,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信息扁平化传递,有效提高组织运转效率,精简主席团、部长团人数,使我校学生会部门数量由14个减至9个,成员数量同比精简超80%。在做“减法”的同时,我校也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如出台《山东大学学生会志愿时长录入管理条例》,创新服务形式,与志愿工作相结合,倡导形成“人人都做志愿者”的理念,赋予了学生工作更深层次的意义。
“加法”则体现在工作效率和校院学生会联动两方面。近年来,我校网上学生会建设渐成规模,并于2018年成立学生会网络技术服务组,通过持续完善网站和新媒体宣传功能实现活动信息的实时发布、重要通知的实时更新等功能,让更多同学随时了解校园动态和相关信息。同时,我校进一步推进学生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在学生会内部研发了“山大校会”微信小程序,用于开展活动报名、人员考核、信息调研等方面工作,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切实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在校院学生会联动方面,我校围绕“权益提案互通、媒体资源共享、工作日常互助、院系工作互鉴”的宗旨和目标,在本年度组织开展了“青山计划”系列培训活动,通过加强对策划执行、利益沟通、新媒体运营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骨干团队建设,助力各级组织成员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此外,校级学生会组织还积极利用常任代表会议、“青年菁英峰会”等会议活动,深入开展工作研讨和交流学习,让院校联动落到实处。
有朝气——砥砺奋进,筑梦谱芳华
校园活动是展现青春活力的舞台,也是对同学们进行思想引导、传递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实现方式。
近年来,我校通过举行“榜样的力量”、“一缕情丝寄我山”设计比赛、“一束鲜花祭故人”缅怀先烈、《我和我的祖国》集体观影等多种形式活动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积极引领广大同学爱国荣校,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梦想放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同时,我校还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扩大在校内外影响力和辐射力,并多次在全国学联微信平台影响力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在学术文化平台的创建中,我校响应“学术兴校”的发展战略,推出了“SDU SEEK”探访、“Youth Talk”青年说等助学促学活动,为传递青年思想、增强各校区之间的联系以及了解非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在文体建设方面,我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号召,除了开展田径运动会以外,还通过泡泡跑嘉年华、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趣味gogogo等体育活动将体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此外,才艺新星大赛、校园十大歌手演唱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美育活动的举办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活跃了校园气氛,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接地气——脚踏实地,到同学中去
自2014年成立以来,山大“权小益”平均每年收到500余份提案,内容涉及我校学子“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秉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权小益”承诺认真对待每一份提案,制定了24小时内收录整理,3天内开展实地调研,7天内限时反馈的高效工作布局,把工作做“细”做“实”。
2018年,第三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十七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通过了《山东大学学生代表履职任期制度实施办法》,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代表的代表作用和学生提案的积极作用。此外,“职能部门座谈会”的举行有利于传递同学心声,“代表见面会”则为与校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代表交流沟通工作经验创建了良好平台,有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服务工作水平。
通过不断的努力,“权小益”服务学生的工作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教学楼下添置了自动咖啡机和免费直饮水机;学生公寓和浴室增加了新的配套设施;有声自习室和考研自习室陆续开放;楼道里新增了360套休闲沙发……
山东大学团委书记张熙对学生会组织提出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做到充分依靠同学、一切为了同学、全力服务同学”的要求,点明了我校学生会改革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校学生会组织将落实改革措施,以学生为中心,继续脚踏实地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创建更多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力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
(文/钟希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