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山东大学2019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终审答辩会暨分享会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答辩暨分享会由山东大学团委主办,各学院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共同参会。青岛、威海校区通过视频连线参与答辩评审。经评审,刘晨(临床医学院)、宋丹(药学院),韦肖杭(东北亚学院),马文啸(外国语学院),程奕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舜歌合唱团(山东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王增辉(电气工程学院),王子豪(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慧(法学院),曲瑞泽(临床医学院),白彩全(经济研究院)被评为山东大学2019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
自2019年11月中旬起,2019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一校三地全面开展。本次评选采用逐级推荐模式,各团支部、各学院团委共推荐产生“年度团支部之星”3066人,“学院年度榜样人物”577人。经过年度人物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各学院推选材料的严格复审评选,共有20位候选学生或团队进入到终审答辩环节,进入终审答辩环节的候选人在各自领域内均有代表性成果,事迹优异、成绩突出。
答辩会伊始,校团委副书记翁祥栋发表讲话。翁祥栋首先对到场的评委老师与同学表示感谢,简述本年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评选工作开展情况,对本次终审答辩会的评委组成、候选人展示要求、评选标准、投票方法进行详细的阐释。最后,翁祥栋鼓励答辩候选人或团队把握机会,在舞台上尽情展示风采,同时希望在场的评委同学能够将本次评审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在答辩中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不断奋发向上。

随后,答辩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答辩的是思想引领类候选人。他们用思想汇聚力量,引领着身边的人不断向上。临床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晨及药学院2017级本科生宋丹分别为病重的患者捐献骨髓及造血干细胞,两人坚持积极参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道路上坚定前行;山东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帮助青年学子学习、践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理论学习阵地和思想交流舞台;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振高度自律,用勤奋书写了青春最完满的答卷,展现了当代青年自强自立的精神;东北亚学院2017级本科生韦肖杭作为山东大学三名赴朝公派生之一,赴朝鲜最高学府——金日成综合大学留学,积极参加多种国家级大型外事活动,在海外展现山大青年风采。




实践服务,践行青春风采。药学院“药飞”团队是集宣传、科普、回收、调研四位于一体的综合志愿服务团队,自成立以来,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众多志愿服务奖项,收获社会各界的肯定;商学院2017级本科生孙魁旭,志愿服务时长累计五百多小时,前后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等荣誉奖项30余次;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马文啸作为山东大学代表多次参加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等多类专业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程奕嘉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调研,和团队一起研究出多个优秀课题成果,并获得各类表彰。


校园文化,展现山大活力。山东大学舜歌合唱团历经十年风雨,润物无声,引领校园美育之声,在各类省级,国家级等比赛及展演中,频频收获各项荣誉;商学院2017级本科生陆雨桐身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多次参加山东省游泳比赛,前后获得十次奖项;电气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增辉,身为山东大学田径队队长,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在我校运动会和山东省举行的田径锦标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引领校园健康风尚。


创新创业,追逐青春理想。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子豪带领团队摘得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同时他创立咔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腾讯、百度、网易等平台的独立音乐人;临床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孙昊担任多类创新创业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曾获省级、国家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奖项;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慧运营多家鲜花零售店,开辟资深自媒体运营者不一样的创业之路;机械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陈志的研究课题与创新项目多次获奖并将奖金投入扶贫、资助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等领域,积极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学术科研,勇攀知识高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诚,投身各类科研项目,发表数篇SCI论文,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中获国家级奖项;文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尹林笔耕不辍,多篇论文见于CSSCI源刊,小说《宣判》获“包商银行杯”优秀小说奖;经济研究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白彩全于博士期间发表多篇论文,担任多项SSCI/SCI期刊匿名审稿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姜璐,发表SCl论文六篇,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入营资格;临床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曲瑞泽多次荣获创业大赛奖项,发表SCI论文11篇,分管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影响力巨大。



20位答辩人全部上台后,主持人组织三地评委进行现场投票。随后,答辩会圆满结束。
本次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山东大学杰出青年的榜样风范,传递青春正能量,营造校园勤学之风、实践之风、创新之风,进一步形成山东大学促进大学生成长的优良风尚。引导青年学子为实现我校“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始终奋进。(文/普紫艳 张敏 王嘉翊 图/那兰皓月 梁晓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