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仝兴华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对山东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生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与服务地相关部门和各服务学校老师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研支团的岗位对接、工作安排、志愿服务等相关工作,并对接下来研支团的队伍建设、能力提升、任务推进、社会服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校团委书记张熙、齐鲁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刘健等陪同参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库兰·赛富汗会见了我校师生一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团委党组书记胡益锋陪同调研并参加相关座谈会。

上午,仝兴华一行前往伊宁县第一、二、三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了支教团工作情况汇报,与各学校老师进行细致交流。
在伊宁县第一小学,大家走进第20届研支团成员刘润枫所执教的班级,黑板上,满满的临别赠言表达了支教团成员拳拳奉献之情,浓浓家国之思;课桌处,每位学生都收到一张写着不同寄语的山大明信片和一枚山大校徽,彰显了我校学子真挚的支教之心,不舍的离别之思。仝兴华对刘润枫的奉献精神和付出之举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希望第21届研支团同学以他为学习的榜样。调研过程中,仝兴华与胡益锋共同为山东大学“薪书书屋”揭牌,该书屋由山东大学筹措建立,旨在帮助一小学生丰富课外读物,培养阅读兴趣。

在伊宁县第二小学,仝兴华一行参观了由研支团管理的薪书书屋、爱心超市和阳光工作站,并对研支团“薪书计划”、“信疆游”等各项品牌公益活动给予了充分认可。仝兴华对该校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教研成果、学生培养方式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解。
宁县第三小学是今年新增的服务学校,新建的校园、以“善”为主题的学校长廊、标准化塑胶跑道都体现了三小昂扬向上的积极风貌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
座谈交流会上,胡益锋对山东大学来此调研表示欢迎,与会双方围绕研支团工作开展、学校发展变化、未来打算等进行了细致交谈。服务地领导老师特别提到,研支团同学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为服务地学校行政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仝兴华感谢州县各级部门对研支团的培养、锻炼和帮助,并提出,山东大学将加强支教团人员选派,适时开展大学教育拓展实践,扩大工作覆盖面,提高育人实效。

下午,仝兴华一行与州、县相关领导老师进行座谈会议。会上,胡益锋对研支团提出了三点要求: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迅速转变角色,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去迎接志愿服务工作;要明确目标,发扬榜样的力量,化压力为动力。研支团代表、服务小学教师代表相继进行发言交流。张熙表示,下一步通过加强研制团选拔力度、思政教育、技能培训、文化打造、校地互动等举措完善研支团工作,密切联系。最后,仝兴华再次嘱咐研支团成员要把安全上升到政治高度,做一名有责任心、有组织性、有纪律性的志愿者,并鼓励研支团成员们在积极应对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为国育贤,用一年的真切付出把对山大憧憬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孩子的心中。
十年来,一代代的山大人薪火相传,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默默奋斗,浇灌下无悔的汗水、播撒下强国的希望。研支团成员薄雨昕说:“作为山大研支团的支教老师,我们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在这里接力服务了六年,前辈珠玉在前,我辈定当勉力前行。惟愿在这里向阳而生,不惧挫折;必要在这里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三尺讲台春风化雨。”

“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此次调研交流让在祖国边疆服务的研支团成员感受到母校的关怀与期望,同时更加清楚自己代表着山大的形象,对道路的选择和肩上的责任更加坚定。聚星辰之力,成明朗之夜,山大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西部、服务西部;研支团成员也会用青春为这里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用奉献的力量共绘强国之梦!(文 /马孔融 薄雨昕 图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