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感知沂蒙 优选临沂”临沂市情宣传日第一期暨山东大学团委—共青团临沂市委校地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校董厅顺利举行。共青团临沂市委书记万明国、共青团临沂市委副书记马允超等、山东大学团委书记张熙、山东大学赴临沂实践团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现场播放了临沂市情宣传片,介绍了沂蒙山水及临沂独特的岱崮地貌,指出临沂宜居宜游的特点,并具体解读了临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独特地理优势和拥有中国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的贸易优势。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起点城市,临沂正加速建设国际商贸城。实现从革命老区蜕变为现代化地级市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临沂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产业发展的崭新市容市貌。
通过宣传片了解了临沂市基本状况后,张熙作出致辞。他首先感谢了临沂市为山东大学学子提供优质的暑期实习与实践的岗位,并表示这为日后更好地推进校地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今大学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等教育更需要面向社会,校地合作既为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机会,又能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内生需求。张熙指出,本次山东大学与共青团临沂市委的合作仅仅是开篇,未来将继续推进开展深入合作。
随后,共青团临沂市委书记万明国发表讲话。他表示,本次临沂市与山东大学的合作是整合校地资源、更好为青年学子实践成长搭建优质平台的项目,临沂市也成为第一个与山东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的地区。他介绍道,临沂作为国家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试验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也制定了临沂市人才新政二十二条,其中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凤回沂蒙”计划将为回临沂创业的毕业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临沂市近年来以传承沂蒙红色基因为基础,致力于培养临沂优秀青年人才,建设优秀人才队伍,帮助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为临沂的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农业领域的研究,临沂大学博士、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自然农法种植项目发起人邵长文进行发言。他首先介绍了自己所在团队已进行了三年的以循环农业、文化开发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邵长文通过具体说明朱家林里农民的困苦生活现状,指出当今农业发展存在着科研跨度不足的问题,农业发展、食品安全研究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而他的项目优势是遵循自然的理念,通过社区支持农场模式、参与式保障体系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努力减少农产品的信任危机,致力于通过众筹、零售方式将农业科研成果普及到大众身上。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工委书邢宵龙随后针对临港经济开发区进行发言。临港经济开发区是于2010年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临近日照港等四个港口,有多条铁路过境,具有便捷的海陆空交通条件,同时,临港经济开发区风光秀美,具有独特的山水生态文化、众多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和重视人才的创业环境,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也是精钢基地指挥部与投资沃土。邢宵龙提到,现阶段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努力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和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诚意邀请人才为临港开发区发展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之地作出贡献。
来自临沂的山东大学2015级经济学院李丽源则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家乡师长们进行了感悟分享。她回顾了在山大四年以来认真求学的道路,指出自己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奖学金的同时,始终铭记家乡父母的谆谆教诲,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成为山东大学学生会副主席,获得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在面对毕业后发展道路的选择时,她决定回到家乡,为家乡临沂的发展做出贡献。李丽源将作为山东优选计划选调生赴临沂市政府做基层工作,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的担当。
发言完毕后,由万明国与张熙正式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并为“感知沂蒙 优选临沂”山东大学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授旗。在场领导与同学随后对展区和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大学校史馆进行参观,进一步增进校地了解,“感知沂蒙 优选临沂”临沂市情宣传日第一期暨山东大学团委—共青团临沂市委校地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顺利结束。
此次校地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的顺利举办,将为山大学子提供更为优质的实习实践岗位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条件,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供更多学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将助力临沂市与山大的人才对接,增进山大与临沂市间的校地交流合作,为以后更好地推进校地合作深入化发展奠定基础。(文、图/梁晓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