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6:30,山东大学 “H3C研辩杯”辩论赛决赛在中心校区思源报告厅进行。本次辩论赛历时一月余,最终,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入决赛,决赛使用“三队大逃杀”赛制,即使用同一道辩题“人不轻狂枉少年/亦少年”,三支决赛参赛队伍需要分别以正方与反方的身份进行比赛,根据三场比赛结果决出最终的冠军。
在决赛中,第一场正方为马克思学院,反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方提出,提出自古雄才多磨练地试错更能激发出人的潜能、少年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反方材料学院轻狂对于少年来说是一种浪费,轻狂是一种不必须的态度,轻狂不能变成对年轻人的要求和命令。随后两者对“轻佻”和“轻狂”的概念,青少年多元发展的好坏进行激烈争锋。最后,正方提出,无法论证多元发展是好事,否定性的命令只要对大家有益,它就是有价值的。反方提出,年轻的资本不一定非要轻狂,轻狂只是一种姿态,不能带来勇气。
第二场正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反方为公共卫生学院。正方提出,少年承担责任少,获得宽容多,又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即使轻狂,代价也很小,因此轻狂对于少年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少年时轻狂能够缓解少年受挫时的情绪,还能加深少年对自身的认知。自身体验过的经历能够更好地学习人生道理。反方认为,少年有选择轻狂的权利,获得的惩罚也更少,但是轻浮的态度更容易犯错。不轻狂枉做少年不利于发展多元化。少年有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没有必要要求他们轻狂。随后,双方围绕生活方式的选择,轻狂是阶段性行为还是生活态度等话题展开激烈争锋。最后,反方提出,有多种方式可以面对挫折,轻狂并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应当引导少年进行最有利于发展的生活方式,境遇不同导致选择的路径不同。正方强调对于少年在面对挫折是需要通过轻狂解决消极感受,是必要的自我保护条件。轻狂与否是持续一生的选择,假如在年轻时没有体验轻狂,长大后依然会面对同样的选择。
第三场正方为公共卫生学院,反方为马克思学院。正方提出,少年应当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反方提出,不轻狂同样可以实现价值,少年应当回归本质,走向多元,考虑个体差异性。随后,双方针对不轻狂是否是对资源的浪费,轻狂与多元是否矛盾等话题展开激烈争锋。
随后,2016CCTV世界听我说电视辩论公开赛全国季军,2017河北卫视青年进化论电视辩论公开赛全国亚军,前山东大学校辩论队队长,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盖午阳学长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自己对辩题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狂”和“轻狂”,“枉”和“亦”。在场的同学们受到许多人生启迪。
最后,两支队伍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表演赛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生活丰富/限制我们的选择”。正方认为,智能生活在多种方面丰富了选择,降低了生活中精力消耗的负担。反方认为,大数据是进行数据收集,整合分析,改变了选择本身的意义,过去是积极选择,现在的选择是被动选择。赢得了全场掌声。
历时一个多月、二十一个学院思辨争锋的山东大学 “H3C研辩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冠军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亚军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季军是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获得三等奖,土建与水利学院等17个学院获得优秀奖。根据大众评审结果,决赛最佳辩手和全程最佳辩手均为张光哲同学。比赛帮助研究生同学提升自身口才反应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技巧,督促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辩水平,查阅学习资料文献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引导山大学子对社会热点、人生哲理以及价值观念等问题进行理性而深入的思考,服务山大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