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优秀学生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集中展现山东大学大学生精神风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提升,12月16日,2018年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终评答辩暨分享会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答辩暨分享会由山东大学团委主办,由各学院老师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和来自各校区的学生代表共同参会。
自2018年11月中旬起,由山东大学团委举办的“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一校三地全面开展。本次评选采用逐级推荐模式,至答辩会当日,共推荐产生“班级之星”1667人、学院年度“榜样人物”421人,均为各学院、各班级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青年学子。经过评审委员会审核评选,共有22位候选人进入到2018年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终评答辩环节,他们分别来自济南、青岛、威海三地不同校区,在各自领域内均有代表性成果,事迹优异、成绩突出。
创新创业,成就卓越梦想。威海校区艺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郭文可将国画与咖啡有机结合,积极传扬优秀传统文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窦志扬用实力获得“专业赛事大满贯”,饮水思源,用科创成果助力家乡建设;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郭亦宗,四次创业、八项科创项目,把梦想照进现实,致力服务社会;国际教育学院2016级本科生赵宸让世界与中国共鸣,带领“漫中文APP”斩获“互联网+”“创青春”两项龙头创业赛事全国总决赛金奖,传递中国声音。

知行合一,涵养家国情怀。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何楷篁带领团队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开展数次调研,用知识和实践印证“强国一代新青年”;威海校区翻译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金梦从“特色小镇”到“谱牒文化”,从“耕地问题”到“农村厕改”,以实践感知家国温度;青岛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研究生李瑞发起“暖冬行动”,扎根教育与扶贫工作,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威海校区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郭东旭用“纸上万言”躬行实践,入选“青年中国行”全国三十强。

以思促行,用行动践行梦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门迪打破传统“新疆偏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威海校区翻译学院2015级本科生蒋贤成三年国奖获得者,以语言为桥、责任为纲,讲好中国故事;电气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陈梦竹6次打破校运会记录,满分修习沃顿商学院网络课程,用“梦竹爱心基金”回馈母校;法学院2016级研究生郑志超勇救落水游客,展现山大学子担当;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柏璎格“以言传瞬间”,筑牢网络思想引领基石。

坚持热爱,展现青春风采。临床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姜汶杉“用医声治愈心灵”,带领Dr.cats合唱团徜徉音乐海洋;山东大学辩论队承儒辩之风、展浩然正气,在世界华语辩论赛事中多次斩获佳绩,展现山大学生风采;威海校区商学院2017级本科生梁沐茵,以乒乓为引,以坚持为任,转出精彩人生;青岛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冯思远怀赤子之心,传播搏击文化,引领校园健康风尚。

百尺竿头,勇攀学业高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研究生李翠萍科研成果丰硕,多次发表高水平专业论文;微电子学院2018级博士生孙嘉敏潜心科研,以实际行动致力于“中国芯”崛起;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生马晓彤以毅力磨高山,为碳捕集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智慧与方案;青岛校区法学院2016级博士生曹晟旻勤于思考,发表数十篇专业文章,深耕基础理论研究;青岛校区微生物技术研究院2016级硕士生郭晓婷刻苦钻研,以优秀科研成果和学生工作践行全面发展。
结合现场答辩情况和前期网络宣传投票,国际教育学院赵宸、电气工程学院郭亦宗,文学院何楷篁、法学院(威海)郭东旭、电气工程学院陈梦竹、法学院郑志超、微电子学院孙嘉敏、法学院曹晟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马晓彤、山东大学辩论队当选2018年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
榜样的力量,是广大山东大学学子学习的典范,本次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杰出青年在各自领域的榜样引领作用,传递青春正能量,号召更多学子怀抱山大梦想,砥砺前行,形成校园勤学之风、实践之风、创新之风,以此营造山东大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良风尚。(文/团宣 图/温灵睿 刘俊懿 马千生 李亭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