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三下乡·千村行动 | 投身基层社会实践,放飞乡村振兴梦想

发布日期:2018-08-28 浏览量:

为响应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暑期,山东大学开展“三下乡·千村行动”项目和“新知青、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积极组建山大专属的“三下乡·千村行动”团队,引领新时代下的山大“新青年”为自己的“新家乡”建设增砖添瓦。来自各个学院的实践队伍投身乡野间,顶着快要把人融化的酷暑,克服了重重困难,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时讲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当代大学生不能脱离群众,要扎根人民、沉到基层去,方能不虚度年华,让青春绽放得更加灿烂。山东大学的实践队伍就是由这样的新青年组成,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基层建设作出贡献,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梦者”。

投身爱心教育,助力乡村发展

教育是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要想建设基层,振兴乡村,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乡村,教育是重点之一。自国家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到落后地区帮助教育以来,山东大学就积极提倡鼓励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今年仍然有广大的支教队伍投入到乡村中去。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成立于2010年11月,是一个以支教为中心,综合开展社会调研、公益项目的教育助学类公益组织。今年仍然有多支支教队伍奔赴大江南北,到基层村庄去开展他们的支教工作。除了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同时,各学院也积极组织队伍投身公益支教,艺术学院“千村行动”扶贫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计算机学院微光志愿服务团队等团队纷纷出发,到乡村去。这些支教队伍出发前都做好了充足的说准备,他们积极认真备课,各学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艺术学院“千村行动”扶贫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就发挥学院专业特色,在音、体、美教育普及方面,为当地小学提供音乐基础知识、篮球、绘画基础及中西方艺术作品赏析等课程,倡导新时代下的山大艺院“新青年”为自己的“新家乡”建设增砖添瓦,以自己的专业特长补足农村学校音体美师资匮乏、艺术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学以致用、奉献社会。山东大学的支教队伍纷纷为广大农村儿童的全面优质发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们也在活动中培养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长了自己的才干、锻炼了自身的本领。

开展公益宣讲,普及基础知识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基础社会知识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振兴乡村,就必然要提高基层人民在各方面的意识。山大多个实践团队投身公益宣讲活动,为乡村和基层民众普及知识,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法学院朝阳普法助困支教团开展了普法助困系列活动,他们为村民们开展了普法与扶贫政策讲解的活动,包括了农村民众特别注意的未成年人保护、城管执法、社会保障、危房改造、赡养纠纷、妇女权益保障以及工伤赔付等方面的内容,也涵盖了法治扶贫政策解读、法律援助指南的部分,为村民普及法治常识、讲解维权手段。他们认真调研并发现村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社会保险、赡养纠纷、工伤赔付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扶贫优惠政策, “咱平时看不到这个,又没人和我们说,你们真是帮大忙了”,一位想要了解新农村养老保险的村民在听了法学院朝阳普法助困支教团的讲解后感谢道。

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主要宣讲医疗急救知识。他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地村民对急救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不重视不了解急救,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处理方法不科学,甚至许多老年人还存在着封建迷信的思想。针对发现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基础用药、医疗、预防、急救知识的宣讲,后来更是走进村民家中,根据现实情况为村民们普及医疗知识,为当地医疗知识的普及贡献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力量。各实践团队以公益宣讲为依托,切实普及法律、科学、医疗知识,调研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乡村基层发展做出了贡献。

调研发展方法,探寻发展之路

调研发展方法也是社会实践队伍的实践方向之一,他们趁社会实践的机会,结合新时代要求,关注眼前问题,积极进行调研,总结出基层经济发展的成功要点,深入体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发展出发,为解决广大乡村的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贡献。

山东省临邑县部分贫困村以脱贫“摘帽”为契机,利用村内房前屋后、沟渠路旁土地的“边角资源”做文章,干群联动、统筹规划、变废为宝,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边角经济”的强村富民之路。为详细了解其实际情况,借鉴其先进经验,探析其推广价值,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向隅而行”调研团赴山东省临邑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各乡村脱贫计划的领导者,队员们对当地发展之路有了深刻的了解,“农村沉睡资源聚合经济”就集中作用于乡村振兴方面,为村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在普遍村庄得到推广亦是研究的重点所在,综合实地考察和临邑县扶贫办的访谈结果,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向隅而行”调研团找出了示范村镇的五点共性或启示,为新时代各乡村发展提供了借鉴。

助力扶贫,筑梦齐鲁,知识下乡,振兴乡村,山大学子投身乡野中,实践在路上。社会实践中有很多困难,语言不通、不被信任、天气炎热等等……山东大学“三下乡·千村行动”项目和“新知青、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的实践队伍们不畏艰难,克服苦难,顺利完成社会实践,在奉献与汗水中找寻自己的青春意义,以实践丰富自身,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梦者”,也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圆梦人”,奏响了乡村繁荣乐章的强有力音符。(文/肖澳 图/各社会实践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