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青年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性与研究性学习,营造学术氛围,5月3日下午,山东大学第九届“五·四”青年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心校区邵逸夫科学馆举行,共有27名“五·四”青年科学奖获得者以及4支“五四”青年优秀成果奖获奖团队接受表彰。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建,团委书记张熙,历史文化学院刘旭光,土建与水利工程学院许振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李英杰出席典礼。
张熙宣读了《关于表彰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的决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建、团委书记张熙为“五四”青年科学奖的获奖者以及“五四”青年优秀成果奖获奖团队颁奖并合影留念。学生代表经验分享环节,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的2015级硕士研究生程广沛讲述了自己的治学体会和经验,他认为在做学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经常练笔,敢于投稿,编辑部一次次的修改意见也是成长的过程。不光是在科研学术方面投入精力,程广沛还注重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从校园生活中汲取能量。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曹得重从他的科研经历出发,启发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都要有清晰的目标,小目标给人以阶段性的喜悦,大目标则给人以长久的动力。实施目标的同时也应配合合理的规划,及时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练好自身本领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郭子彰则从考研经历讲起,清晰的目标、合理的规划和勤奋的工作是他能够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小有成就的原因。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康东伟这样说“兴,就是高兴,趣,就是有趣,就是高高兴兴做有趣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基础上明确科学问题,做有用的科研,同时希望大家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不要彷徨、敢于挑战、注重过程、树立信心。来自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生洪达以“青春奋斗正当时”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学术小白”转变成“浅尝学术味道”的经历,积累专业文献、与导师交流、进一步反思,这些简单的行动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准备。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五位同学的分享,值得大家学习。让人惊喜的是,五位同学的导师分别寄来了信与寄语,谆谆教导饱含温情,令人动容。最后,历史文化学院刘旭光老师、土建与水利工程学院许振浩老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李英杰老师、科学技术研究院张建老师走到台上,接受自己学生的献花。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相信这份温暖美好的师生情谊会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长久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青年寄语: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山东大学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是授予青年学生的综合性学术科研荣誉,也是代表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荣誉。设立至今,一直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紧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任务,进行创新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一大批致力引领未来科技创新浪潮、献身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创新型人才。(文/张珊何艳艳 图/朱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