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著名学者周国平做客山大谈智慧与幸福

发布日期:2012-05-17 浏览量:

5月16日,山东大学举行“人文纵横”系列学术讲座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会·名家面对面”活动。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教授以“智慧引领幸福”为题,从价值观角度叩问幸福。

周国平教授首先称赞了山大学子的才思及热情,表达了年内第二次山大之行的喜悦之情。随即,周国平教授阐释了他对智慧与幸福的关系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幸福来源于好的心态,即对人生道理的领悟。获得幸福首先要明确“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及“人生中什么是自己能够支配的”这两个问题,在追问的过程中才能懂得“淡然处之、合理追求”的道理。周国平教授介绍到,西方哲学在这一问题上分为“快乐主义”和“完善主义”两派。以伊壁鸠鲁、约翰·穆勒为代表的快乐主义认为幸福是“身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烦恼”,主张对快乐的分层及对物质欲望的否定。他将这一观点与中国道家思想进行对比,传达出“全性保真”、“精神自由”的幸福之道。周国平教授同时分析了以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及康德等人为代表的完善主义思想,介绍了苏格拉底“智慧=美德=幸福”的幸福公式。他评析了叔本华“幸福不存在”的论断,指出其漏洞的同时引出对幸福的源头,即对“生命”和“精神”的思考。

周国平教授认为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并对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进行了区分。他表示,前者是自然规律赋予人类的,包括好的自然环境、健康、安全及自然性的情感享受等。谈及情感享受,周国平教授分享了他对爱情、亲情的理解,回忆了青春时代对爱情的憧憬和女儿降生时的喜悦心情。他说,幸福在于物质生活、人际关系的简单和生活的平凡,提到“生命是伟大的事业”。周国平教授认为,幸福还在于精神的丰富,人类不仅是“自然之子”,还是“万物之灵”。周国平教授介绍到,人的精神属性包括智、情、德三个方面。人在智力上,应该有自由的头脑;在情感上,应该有丰富的心灵;在道德上,应该有善良、高贵的灵魂。“老天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顾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

现场互动环节中,周国平教授详细解答了观众的提问,就成功与幸福的关系、好书的界定、内在目标与外在目标的协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周国平教授平实的话语中带着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与感悟,其真实的情感流露更是让现场观众感受到学者的风范,使同学们对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讲座结束后,科学会堂举行了周国平教授新作《智慧引领幸福》的签售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大学团委、山东人民出版社主办,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周国平,以文采和哲理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以智与美的启迪带来精神上的引导,以细腻的文字间传递出无数哲理,被誉为最好的“人生导师”。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等。(文/王俣璇、赵卢琳 图/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