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研究生支教团暨志愿服务奖学金团队中华文化素养培训顺利结束

发布日期:2012-03-22 浏览量:

3月12至20日,研究生支教团暨志愿服务奖学金团队中华文化素养培训系列活动在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展开。本次培训由国家汉办、山大团委主办,旨在加强支教同学的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传统文化在支教过程中的传播。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几千年的心血结晶,成为一条紧紧联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与传播更是显得迫切。中华文化素养培训系列活动以教学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2日下午,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一身古服的孙雪霄博士,动作规范,神情肃穆地带领同学们一起向“孔子”行拜师礼,并和同学们一起诵读了中华文化经典。之后,国际教育学院马晓乐副教授以“儒家思想发展脉络与中国社会发展”为题作讲座,介绍了当今传统文化所面临的边界化问题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脉络。在体验环节,碑拓技艺的学习令同学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13日,国际教育学院老师孙雪霄主讲“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文化概览”,从山东人及山东的特点、山东各地的风景、文化名人、丰富物产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山东特色。袁凯主讲的“知书达礼——学习传统礼仪”讲座详细介绍了见面礼、成人礼和拜师礼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4日,马晓乐副教授、王彦伟博士分别主讲“中国主要艺术门类与审美意趣”和“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艺术的历史与特征。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讲解提升了支教团的信息化教学水平。16日,以“中国民间工艺”和“中国吉祥文化——剪纸工艺与软陶制作”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王晓燕通过对风筝艺术、编织艺术、刺绣艺术、印染艺术、版画艺术等的详细讲解,结合互动交流、实物赏析、视频观赏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向支教学生展现了我国民间工艺外观上的精美别致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神。19日,在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中,袁凯老师从茶的分类讲起,通过视频展示实际的茶叶制作工艺,并结合各种茶叶的特点,介绍了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十大名茶及其优劣的辨别方法。讲座完毕,王晓燕老师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示,向大家展示了功夫茶的魅力。20日,中华文化素养培训活动总结会的召开,标志着近期培训活动的圆满结束。山东大学团委副书记傅艺娜、团委老师马勇出席了会议,对支教团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研讨了深入合作等事宜。同学们也纷纷展示了近期培训的实践成果。

中华文化素养培训系列活动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艺术底蕴和民族自豪感。本次培训在教学与体验过程中蕴含了对教学方法的引导,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下感悟中国文化,并要求同学们感受由深入浅的学习方法和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教学的角色中。

本次校团委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合作,使山东大学的支教工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突破了原有的知识教授、基础设施援助和校园活动引导的限制,大大的发挥了大学生的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落实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加快了将山东大学建设成为世界儒学中心的步伐。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培训活动将会由点及面的展开,成为研究生支教团活动特色品牌,并且扩大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文/薛洁、赵卢琳 图/团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