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2012年题为《网络舆情的特征和新媒体时代的舆情控制》的团干部培训专题讲座在中心校区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唐锡光教授担任主讲人,团委副书记傅艺娜参加活动并担任主持。
培训会由山东大学团委主办,旨在切实提高我校团学干部的综合素质、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三实三又”的创新型人才。各学院团委书记、团委机关团干部,学院团支部书记代表、学院微博体系学生管理员代表,校学生会骨干、研究生会骨干、学生社团联合会骨干,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骨干、青春山大网站记者团、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相关人员参与了培训。
唐锡光教授从互联网的概念开始,依次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主要特点,网络舆情如何形成、如何形成影响、其基本特征及其控制与干预。他提出互联网即社会的概念,并阐述了“互联网正在成为社会交往的主体平台、互联网规则正在潜移默化为社会规则、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为是当今社会最典型的社会行为”这三层涵义。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唐锡光教授举了360、金山、腾讯的例子说明核心竞争力是未来数字传媒帝国的基石。他说,网络文化是以海量信息快速对换的浅层文化、公平优先的制度文化等为基本特征。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主要特点是“无远弗届、无处不在、无人不能、无所不能、无形有迹”。他认为,关于网络舆情,它经过潜伏、发生、形成、升级、爆发这几个阶段形成;其基本特征在于自由可控、及时交往、身份隐匿态度外显、非理性(偏差)、易转向、突发、多元性;控制和干预的关键在于找到你所要控制和干预的群体并掌握其行动规律,其次是要了解目标群体的价值标准和惯常思路,学会他们的表达,再次是要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或者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最后他提出了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控体系。
讲座过程中,唐锡光教授紧扣网络技术前沿信息,结合时事政治,多处举例说明,内容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为团委的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
唐锡光,教授,博士(博士后),是山东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副主任,《山东大学报》主编。 唐锡光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电视新闻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影视艺术研究等。(文/李昕茹 图/刘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