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第14届研究生支教团暨志愿服务奖学金团队在中心校区知新楼进行第四期中华文化素养培训。本次培训以“中国民间工艺”和“中国吉祥文化——剪纸工艺与软陶制作”为主题,以增进支教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对传统道德的认识,加强文化认同及民族归属感。本期培训由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王晓燕老师担任主讲,山东大学团委老师马勇出席培训活动。
王晓燕通过对风筝艺术、编织艺术、刺绣艺术、印染艺术、版画艺术等的详细讲解,并结合互动交流、实物赏析、视频观赏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向支教学生展现了我国民间工艺外观上的精美别致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神。她讲到,民间工艺具有艺术性、传承性、寓意吉祥等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寿诞吉祥、婚育吉祥和节庆吉祥等吉祥文化,希望同学们能多思考、多学习,将所领悟到的文化精髓在支教的过程中传承下去。针对同学们之后的山西之行,王晓燕特意介绍了山西代表性民间工艺,包括上党堆锦、煤雕、推光漆器、澄泥砚等,其中,上党堆锦是民间工艺行业中唯一保留的一个地域性民间手工艺品种,也被称为“立体国画”。
文化技能环节,王晓燕向同学们讲述了心型双喜、“山西”二字等简单的对称性字样剪纸及团花剪纸的制作方法,同学们用心地学习,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剪出了各种富有特色的图样。其后的软陶制作更是花样迭出,忍者神龟、哆啦A梦、愤怒的小鸟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支教队员们丰富的想象力。
王晓燕最后建议同学们将自己满意的小作品带到山西,作为孩子们认真学习的奖励,以此激发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热情。相信之后的山西支教之行必能为孩子们带去收获和快乐。(文/刘静 图/庞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