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我的学生记者生涯交流会”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2011-03-27 浏览量:

3月26日下午,由山大视点网和青春山大网站联合主办的“我的学生记者生涯交流会”活动在中心校区创业实践中心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齐鲁晚报主编室编辑葛亮和记者刘志浩,交流会由新闻中心总编室主任孙宜山主持,来自山大视点与青春山大的学生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交流会伊始,孙宜山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交流会的两位来宾。据悉,葛亮和刘志浩在校期间均是山大视点网站的优秀学生记者,他们在学生记者生涯中表现优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受聘于齐鲁晚报。孙宜山肯定了他们为学校网站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并期望此次交流会对在场的学生记者有所帮助。

葛亮和刘志浩分别结合自己的学生记者经历谈了切身体会。葛亮讲到,学校网站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身为学生记者我们可以在采编、摄像和图片处理等方面学到实际知识,进而运用采访技巧、提高采访技能,准确把握新闻点,为将来走上媒体之路积累相关的新闻经验。此外,他还建议大家提高创新意识,写新闻稿既要遵循规律,又要突破传统,写出新意。谈及从记者到编辑身份的转变,葛亮首先强调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如编辑稿件时要特别注意错别字、标点等细节,以仔细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篇稿件。他进一步提到,新闻工作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方式,我们需要从线性思维转变为扩散性思维,从新颖的视角出发,发掘事件本身的内涵,使报道既深入社会又真实可信。

刘志浩向大家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学生记者经历及在齐鲁晚报的工作经历。刘志浩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对从学生记者到社会记者这一身份的转变有很深的感触。鉴于校园新闻与社会新闻的不同,他重点讲述自己刚刚接手社会新闻时思维的调整过程,并提供大家一些建议。初步接触媒体重在模仿,无论是编稿还是写稿,需要从模仿做起,学习前辈们写稿的格式、语言、构思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建议大家学习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在多次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

随后,山大视点网站与青春山大网站的学生记者们纷纷就自己的迷惑提出疑问,葛亮和刘志浩分别予以耐心的回答。他们强调,媒体对于塑造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一名记者,需要遵从事件的客观事实,以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大众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新闻思维的转变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摸索,对于不同的新闻媒体,新闻语言会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我们需要看到语言背后承载的内容;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并掌握新兴媒体如微博的相关情况,并与其相互相应,以便更好的传播信息。

至此,“我的学生记者生涯交流会”活动圆满结束。(文/胡玉 图/曹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