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陈国良院士做客“大家讲坛”谈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发布日期:2010-11-07 浏览量:

11月6日下午,山东大学“大家讲坛”系列讲座在兴隆山校区讲学堂103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精彩演讲。此次讲座由由校团委主办、土建与水利工程学院协办,软件学院副院长石冰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陈国良教授主要围绕计算机课程改革、计算理论及计算思维展开演讲。他指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陈国良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计算思维等各自的概念出发,根据计算机思维在美国产生的背景(学习兴趣波动大)及在中国面临的问题(狭义的工具论)突出科学思维是创新的灵魂,并且结合美国PITAC报告的所面临的挑战、发现的问题、国家的反应等,阐述了我国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为计算机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而应该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思维方法,他说:“事情人人会做,但文章不一定人人会写——要善于总结。”

陈国良还强调计算机学习应把握好计算理论、算法和程序设计三大问题,教学应紧密结合课堂讲授、课堂练习及上机实践三大环节,要注重用计算的方法研究问题,他还针对课程教育环节做了计算思维课程的总体框架和内容规划,提出了关于计算思维基础知识及程序语言设计的具体建议。

最后,陈国良与同学们展开互动,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且指出社会需求和市场行为会对计算机科学产生反作用,但从计算机科学内涵来说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应与时俱进,不一味抵制新事物,要了解其本质,努力去学习,用计算机技术丰富发展自己。”

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高性能计算(亚洲)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共12项。1938年生于安徽颍上。1961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1973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中心(合肥)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文/王鑫萱 图/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