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博会的召开,低碳生活理念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绿色文明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2010年暑期,山大学子展开了以“推动节能·倡导低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宣传低碳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推动构建生态文明,彰显了山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节约能源资源 践行科学发展
合理使用能源资源,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新能源,科学开展减排工作,弘扬绿色文明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7月19-29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探索之星”实践团队前往东营油田、科瑞集团、胜利采油研究所等地进行调研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石油及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7月19日,管理学院绿色动力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二甲醚生产企业——久泰能源集团,通过对久泰能源集团的调查与了解,认识新能源二甲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使用和推广工作。7月21-27日,土建与水利学院“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社会实践队相继走访赤峰市环保局、巴林左旗环境保护局,了解当地的环保现状和节能减排开展工作,宣传绿色生活理念,贯彻科学发展,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
有效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构建绿色城市,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7月10日起,环境学院“绿旋风”团队实地走访考察了长清区、槐荫区、历城区等地,对济南市垃圾处理线进行实地调研。普及宣传垃圾处理知识,提高市民环保意识。7月27-8月5日,软件学院“推动垃圾分类,倡导低碳生活”专题调研团走进济南各大名点,深入居民小区,向市民发放“垃圾分类基本常识”小卡片,介绍垃圾分类知识,提倡济南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引领低碳生活潮流,共创资源节约型社会。
普及低碳科学知识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普及宣传低碳知识,开创绿色文明新风。7月10日起材料学院“低碳先锋”实践团队相继在英雄山、泉城广场、济南方德利模具有限公司等地进行活动考察,通过调查问卷、街头采访等形式了解济南市民对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认知现状,并通过知识宣讲普及低碳知识,引起市民的积极反响。外语学院“低碳达人”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发放问卷及低碳生活的宣传手册等的方式,向市民们提出“践行低碳、享受生活”的倡议。环境学院“碳索绿迹”调研团走进东仓社区、东泉泸村、长盛小区北区,开展一系列联欢大型宣传活动,让居民在愉悦中学习到更多环保知识、低碳生活小窍门。
环保清洁生产,践行低碳理念。7月11-13日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绿色天翼”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济南市宜佳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济南白鹤装饰材料市场,对低碳家居等问题展开调研,并在泉城广场、泉城路、黑虎泉等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和低碳家居宣传材料,树立居民的健康生活理念。7月15日,7月12-21日,经济学院“低碳之光”低碳经济调研团来到济南钢铁总厂生产一线参观,通过座谈和采访,进一步了解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环保清洁生产过程,从源头杜绝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增强环保意识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树立环保观念,健康规律生活。7月24日起,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双E5人组赴北京暗访小吃街和北京大学食堂,就“泔水去向”问题展开了调查。队员们地照相取证,采访调查,并有效地宣传了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理念,取得良好的效果。7月22日起,土建与水利学院“蓝天”实践小组来到济南环科局,了解济南市环境保护情况以及关于环境问题的相关规定,并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7月21日起,“绿韵飞扬”社会实践团队对广州市环保局以及广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进行了采访,就有关绿色亚运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咨询,了解了在广州市反响强烈的绿色骑行、绿色旋风等活动,以及最近在广州实行的机动车限行方案,“提倡科学生活,倡导绿色亚运”。
聚焦生态建设 推动可持续发展
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月14日起,“绿色•未来”实践队赴日照港物业生态园对绿色生态农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了生态园绿色无污染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并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在太阳广场、新城花园、日照港第一生活区等处发放问卷,倾听日照市民对日照市生态经济建设的看法,也将生态经济的理念推广开来。7月11日起,“生命绿洲”实践团前往东营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概况了解,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走访盐碱地周围村庄发放调查问卷,收获了关于盐碱地的一手资料,掌握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未来保护建设方面的信息,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胡玉 薛洁 图/团委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