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2009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立项团队结题答辩暨优秀团队评比展示活动中心校区专场在中心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行,来自各个学院的28支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参加了本次成果展示会。校团委副书记周庆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赛强、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东升、土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玉玲、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琰、电气学院团委书记魏鲁鸿、控制学院团委书记刘慧慧以及能动学院辅导员杜婷婷出席了本次会议并担任评委。
参加此次答辩的28支团队依托各自的专业知识,关注社会热点、深入社会基层,做到了学术优势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答辩团队横跨各个学院,纵跨各个年级,实践活动遍及各个省市,实践项目紧扣时代脉搏,主题鲜明,整场答辩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会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见证六十年,回访老校友,重温山大百年辉煌。文学院“见证六十年”杰出校友寻访团队在济南、合肥、南京、南昌寻访了40余位优秀校友,献礼母校110年校庆;数学院“明年今日”寻访团对山大教师、中科院校友进行了全面真实的回访,传达了母校的问候。各团队回访校友的行为得到了各地校友会的广泛支持,再现了杰出校友的成长历程。
支农支教,承担责任,播种希望。文学院“梦之翼”支农支教团队在社会实践期间奔赴青海,深入调查青海省教育现状;数学院“爱的翅膀”支教团队赴郯城进行支教服务,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生命科学院“生命彩虹”支教团队奔赴安庆进行志愿服务,实现了传播农业科技与扩大山大影响并重。大学生支农支教,体现了山大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宣扬了山大的德性教育,达到了自我提升。
传播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交流。历史学院济南宗教市场调研团队、文管团队、“‘八马同槽’与‘文史见长’”专题调研团分别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深入调查济南市的宗教现状、四川人文遗产开发以及山大文史类的学术历史,国际教育学院“构建中外交流平台,体验和谐齐鲁文明”实践团通过与外国友人的交往,传播中国文化,宣扬齐鲁文明。
全民全运,环保先行。化学院“绿色文明,环保同行”科普宣传及科技指导团队对济南市环保专线进行垃圾清理和卫生维护工作;化学院“化心环旅”团队赴青岛进行化工企业污染治理专题调研活动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建议;生命科学院“金色畅想”专题调研团赴滨州、东营采油区进行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实地考察;环境科学院“深眸远绿”实践团队和“绿色阳光”团队则以不同的方式深入调查了济南市的环保现状和公民环保意识。乘全运会之东风,山大学子利用各自专业特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环保考察,充分体现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突出能力。
立足专业知识,关注国计民生。经济学院的同学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组建了“齐风鲁韵”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专题调研实践团、“走进经济,学以致用”实践团等进行调研,管理学院着重强调实践过程中企业及市场所遇到的管理问题。此外,经济学院“走进经济,学以致用”团队、“见证六十年”实践团队,历史学院“曙光之行”团队,管理学院“夹心层”调研团队等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了岗位体验和专题调研,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回报社会。28支实践团队将专业性和独创性相融合,团队成员在体验民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了实践能力,弘扬了山大精神,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会后,周书记对整个答辩会作了简短的总结,主张实践团队应从科研入手,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
据悉,按照《关于做好2008—2009学年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交流总结与评比表彰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与工作安排,校团委定于10月12日—14日在全校各校区轮流举办2009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立项团队结题答辩暨优秀团队评比展示活动。前期,学校对校级立项团队以及推荐参加校级优秀团队评比的其它团队上报的结题材料进行了初审,确定了校级立项团队(70支)及推荐参加校级优秀团队评比的其它团队参加结题答辩及评比展示。同时,此次结题答辩及交流展示活动将评出校级立项团队及推荐参加校级优秀团队评比的其它团队结题成绩,所有入围团队均将获得C级以上成绩(含C级),学校将根据团队结题成绩向团队发放后期支持经费,具体结果将于近期公布。(文/关婷、李昕茹 图/杨正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