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山东大学09暑期深入开展大学建设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09-08-02 浏览量:

    山东大学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学术振兴计划,围绕“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及“道德性、思想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的大学建设新目标与新理念,广泛开展大学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开展模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同时又着力围绕“学校传统”、“人才培养”、“学术振兴”三个方面展开,目前,各实践团队已经相继展开实践活动,历史学院、土建学院等实践活动初见成效。

追寻历史传统 赋予时代内涵 

    徐显明校长在谈大学之大时,发展了梅贻琦的观点,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认为大学之大包含“大楼、大德、大师、大树”四个层次,其中“大树”不是指植物,而是形而上的指学校的优良历史传统,道有道统,法有法统,学有学统。一百多年来,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积淀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如何追寻这些优良的历史传统,并且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命题,基于此,部分实践团队展开了针对性的宣传调研活动。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50年代历史系八大教授驰骋学界,颇有建树,人称“八马同槽”。历史学院与校档案馆的“八马同槽与文史见长”实践团队自7月5日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宣传活动。队员们在济南市及周边地区采访了部分“八大教授”的子女和得意门生,详细了解八大教授的生平经历、治学精神;同时又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通过绘制海报、展板,发放传单、调查问卷、举办专场讲座、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土建学院探路者院史寻访团队通过专访老教授的方式,使队员们了解了学院筚路蓝缕、惨淡经营的成长史,进一步感受到了老教授们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踏实求真的严谨学风,不禁见贤思齐。

多角度广思路 求解人才培养

    徐显明校长在《新学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教育教学关系上要以学生为本,学校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成才准备的,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办学兴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架构,必然要求多角度广思路,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不可偏废其一。基于此,部分实践团队展开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搭建沟通桥梁,得英才而育之。学生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优质的生源,没有优质的生源,人才培养将是空中楼阁,难以为继。基于此,校团委和教务处共同组织了“相约山大·励志起航”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今年暑期共有17支团队奔赴重点高中展开宣讲,队员们宣传山大文化,感恩高中母校,帮助高中学子答疑解惑,树立了山大良好的社会形象。

    健全人格体系,谋求知行合一。做事者首在做人,故健全人格体系,谋求知行合一应是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不二选择。学校是学习知识的殿堂,社会是应用知识的舞台。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山东大学学生不断将理论知识应用实践的过程。法学院“马赛克”团队关注小贩与城管的博弈,利用法学知识帮助小贩维权;文学院“感怀新生”团队深入北川一线采访宣讲,历时一周,克服交通、暴雨的困难,体现了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西部阳光支教团远赴贵州织金支农支教,用实际行动完成爱的承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才培养应遵循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复制借鉴优秀人士的品质,并结合自身实际消化吸收,应是一条人才培养的终南捷径。校友办和文学院组织的“见证60年”杰出校友寻访团赴全国各地寻访山东大学优秀校友,聆听优秀校友们的成长故事,汲取他们的成功之道;数学院“明日今日”实践团队采访了学院的辅导员,了解他们的大学生活和人生规划。

营造学术氛围 感受学者风采

    今年,山东大学颁布实施了《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形成崇尚学术,尊重学者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适合于学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造就和谐宽容、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努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暑期实践活动相继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拜访优秀学者,感受学者风采。学术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拥有优秀的学者是支撑学术振兴的砥柱。为了营造尊重学者的文化氛围,领略学者风采,部分实践团队队员拜访了优秀学者,包括历史学院路遥教授、王学典教授,数学院刘桂真教授,土建学院徐又键教授等。通过访谈的形式,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学者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

    展开学术交流,提升专业素质。展开学术交流既是开放办学的要求,又是山大学生拥有国际视野的必然选择。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部分实践团队展开了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生命学院“生命海洋”团队在中科院海洋所的安排下聆听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了解了诸多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土建学院“志皓”团队到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学校的特色学科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与外校学生的交流与友谊;药学院06级学生在山大二院聆听了一系列学术报告,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素质;材料学院07级基地班学生参观了吉林大学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浓厚的科技气息和知识氛围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王浩 王新民)

 

摄影:庞波 

摄影:庞波 

摄影:庞波

 

摄影:庞波 

摄影:庞波

摄影: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