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晚七点,第十届“山大杯”辩论赛决赛在东新校区科学会堂拉开帷幕。参赛双方代表队——外国语学院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就辩题“在竞争中是锋芒毕露者更易成功还是锋芒不露者更易成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担任本次辩论赛评委的分别是: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永志老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刘悦坦老师,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春晓老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隋华老师,党委宣传部冯刚老师,学生代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6级博士研究生韩军,学生代表、文史哲研究院08级博士研究生庄庭兰。
本次比赛正方代表外国语学院代表队由潘悦、蔡荣凯、李鹏飞、马荣达组成,他们的观点是“在社会竞争中锋芒毕露者更容易成功”;反方代表哲社学院代表队由柴瑶、许多多、孙慧中、宁可振组成,他们的观点是“在社会竞争中锋芒不露者更容易成功”。两支辩论队旗鼓相当,在辩论赛中双方剑拔弩张、伯仲难分。
辩论赛决赛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带领到场的评委和观众一起回顾了本届“山大杯”比赛走过的历程。精美的辩论赛PPT展示了山大学子辩论场上的迷人风采,以及整个赛程中激扬的青春活力。比赛分为五个环节:开篇陈词、攻辩、自由辩论、观众提问、总结陈词。在开篇陈词环节,正方外国语学院一辩从个人、集体、社会三个方面陈述了锋芒毕露的重要性,语言犀利、富有深度、表达到位;而反方哲社学院先驳倒对方的论题观点,继而解释保持锋芒不露的原因,思路清晰,语言精干,观点鲜明。
攻辩环节中,双方的二辩和三辩轮番交战,展开智慧和声势的双重较量。正方强调了竞争中的锋芒毕露不等同于生活中的锋芒毕露,有力地回击了反方立论中提到的“锋芒毕露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反方辩友则坚持露锋芒的方式要内敛、低调,并用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做佐证。自由辩论中,双方辩友引用了大量的事实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正方例举因长鸣被伯乐识别的千里马以及不卑不亢、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的周总理,反方则例举因过于张扬招曹操记恨被杀的杨修以及在国际中跟别人锋芒毕露较量的袁隆平。整个过程双方展开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正面交锋和迂回反击等各种方式轮番上阵,给评委和观众上演了一场辩论盛宴。
观众提问环节中,提问的大四毕业生将求职就业问题与辩题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正反方的辩手都给予了非常精彩的回答。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四辨指出对方辩论中的不足,并用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来强化论点,即在竞争中要注意锋芒不露。正方四辩争锋相对地指出,锋芒毕露是当今社会中的“亮剑精神”,在时下异常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要主动出击,将自己的才干完全展现,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比赛结束,刘悦坦老师就本次辩论赛作点评。他首先点出辩论中获得胜利的至关因素——团队配合和辩论气势。他指出,只有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辩论语言犀利连贯、一气呵成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最后,他解释了人生的意义,并号召同学们为向往目标而奋斗。他幽默风趣又慷慨激昂的总结得到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外国语学院成功蝉联冠军,正方二辩蔡荣凯同学被评为本场最佳辩手。本届辩论赛亚军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并列季军,第十届“山大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文/刘明月 廉俊红 图/俞文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