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联、山东省青基会联合启动,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困境儿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空间,购置专用的生活家具、学习用品,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小屋建成后,配套提供爱心志愿者结对跟踪陪伴,促进儿童良好习惯养成和自立能力提高,推动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
注关爱之心,扬希望之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的相关精神,围绕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山东大学开展“希望小屋·山大担当”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希望小屋”项目建设,在确定帮扶对象、发动爱心募捐、参与建设管理以及结对关爱帮扶等四个方面有所行动、积极作为。
接续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参与。山大青年积极响应号召,截至目前,寒假已有197名学生组成23支团队赴山东省10余个地市对接近百间希望小屋,覆盖济南、青岛、烟台、德州、淄博、济宁、泰安等多个地区,并于校内外各级媒体刊发宣传报道60余篇。同时,山大青年还奔赴省外1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49座城市,积极汇聚“希望小屋”爱心,以青年担当为教育扶贫贡献山大力量。
汇集爱心力量,真情共筑希望
与“爱心”同启航,托举未来希望。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希望小屋社会实践团队在济南、青岛两地与来自历下、胶州、平度三个区(市)的11名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建立了对接关系。团队以“情感”为主线、以“精准化+精细化”为原则,将“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结合融入,为孩子们开展了书法、绘画、音乐等个性化的一对一课程培训,为希望小屋发展提供青年助力;与“爱心”同播种,点亮未来星光。山东大学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在爱心陪伴中着重加强了心理辅导,引导希望小屋儿童学习了煤气泄漏处置等基本急救知识和生活常识,帮助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在学业辅导中,团队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课业预习,通过提高受帮扶儿童的学习成绩来培养小朋友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

传递人文关怀,呵护儿童成长
温情陪伴,携手同行。电气工程学院 “微光点亮希望”希望小屋专项社会实践队同临清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一道面向希望小屋儿童举办了赠书活动,并以临清市希望小屋为主要实践单位开展了爱心系列陪伴活动,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助力;点亮“希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微电子学院希望小屋团队应受助家庭的需求精心备课,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为希望小屋儿童进行了专项授课,为期6天的授课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内容,帮助孩子们巩固了知识,突破了短板,活动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用一份热,温柔幼小心灵。数学学院希望小屋团队结合学科特色,通过一对一辅导和趣味宣讲等方式面向希望小屋儿童进行了沟通辅导,并讲述了数字发展的历史,由浅入深、趣味性强的分享激发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团队还为孩子们介绍了冬奥会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与世界接轨,体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多样陪伴形式,共守一份“希望”
捧真挚的心,传奉献的情。管理学院“情系阳都 筑梦童行”团队对接临沂市湖头镇孤困儿童服务团,先后开展10余项爱心活动。走进山大、感知冬奥、大学生活分享向孩子们传递世界精彩;剪纸、舞龙、写春联让孩子们感受年浓情长;追忆党的建设历程、学习沂蒙精神塑造着孩子们的坚毅性格……团队与 38名孤困儿童共同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寒假;结合社会热点,关注儿童兴趣。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逐光追梦”队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游戏的诞生及其发展与现状”“垃圾分类”“历史深度探究”“中华美食”“魔术奥秘”等主题课程,其中包括精美的PPT、教案与视频,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队员们在各自家乡社区开展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写下暖心乐章,传递爱的音符。药学院“心之动,爱之行”团队面向希望小屋儿童开展了“寒假线上帮扶小课堂”活动。他们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家庭条件,陆续开展了轻度智力障碍孩子的钢琴辅导、自闭症儿童的手工与绘画兴趣培养等活动。先后教授孩子《我和我的祖国》《欢乐颂》等歌曲的演奏,,让困境孩子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兴趣、陶冶精神、融入社会。

不负韶华勇往,绽放时代风华。在社会实践中,山大青年用爱心和奉献温暖了孩子们的冬日,用热情与真诚给孩子们描绘出绚烂的未来,为凝聚社会爱心、助力乡村振兴奉献了青春力量。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山大青年应接续努力,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