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25日,山东大学2021-2022学年寒假社会实践专项优秀团队推优答辩会在线上举行,会议由校团委社会实践部主持,校团委马海波、各学院团队代表参加活动。

为切实推动各社会实践团队互学互鉴,本次答辩采用团队互评和评委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前期材料报送,共有67支团队参与本次答辩。活动过程中,各团队代表认真参与答辩,深入总结交流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并对其他团队答辩表现进行了评分,体现了山大学子崇实求新的实践品格。
此次答辩会中,各实践团队对寒假社会实践过程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展示。各团队的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新性强,展现了山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24日下午,首场答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专项答辩有序进行。为广泛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各青年宣讲团深化理论学习,发挥专业特长,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在全国各地市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及法治进社区系列活动,立足宣讲热土,贡献青春力量。


在宣讲实践中,山大学子把握正确导向,积极担当作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政能量青年宣讲团将宣讲分为5部分内容,通过公众号和b站号发布视频,认真融会并传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收获观众广泛好评;“六进三办两结合,多措并举出新招”,管理学院青鸟宣讲团在7省15地坚持传统宣讲并举办3次云宣讲,共发布40余篇推文,浏览量破千次;护理与康复学院“百廿梦,护康情”青年宣讲团在5个学校4个社区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及法治宣讲,共发表新闻78篇,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宣讲团在宣讲同时进行走访学习,广泛采访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以互学互鉴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对全会精神的理解。



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国际教育学院“星火新征程”宣讲团采取多样化宣讲形式,向人大代表学习参政议政、向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向制造业企业海内外职工讲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将党政宣传效果最大化;外国语学院“心行共映”硕博宣讲团制定“四个三”宣讲方案,发布4期线上微课,共进行10次国内宣讲和1次海外宣讲,着力用实践展梦青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星火硕博宣讲团采用“三进两讲”的方式,深入基层党支部、基层社区展开宣讲,不断发出青年好声音;历史文化学院初心如炬宣讲团邀请北大、人大、复旦、交大等全国十所重点高校青年理论宣讲团开展联合宣讲,相关新闻总阅读量达一万余次。


“青鸟计划”岗位实习专项答辩和“希望小屋 山大担当”专项答辩于25日下午顺利进行。
在“青鸟计划”岗位实习专项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青年”青鸟计划实习团队依托本研学生丰富理论知识,综合不同专业学科优势,奔赴山东省内5个地市开展青鸟计划实习活动,在有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助力家乡发展;法学院山东大学学生法律职业发展中心青鸟服务队沟通法学院实习就业意向群体与各地市就业单位两端,跟进学院“青鸟计划”的宣传推介、注册使用、实习实践、就业签约等工作,积极为齐鲁各地市输送人才回乡实习实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公共卫生学院青鸟计划岗位实习小队在实践服务过程中组织多场主题宣讲活动,积极宣传实践成果,在实习过程中做到每日一记录,每周一推送,于总结中自省,于感悟中自勉。


在“希望小屋 山大担当”专项中,数学学院希望小屋团队结合学科特点,于服务地开展知识宣传科普活动,拓宽孩子眼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同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星河守望筑梦理想”队在山大团委的指导下,通过线上授课的形式,与平度市等地有需要的孩子建立起长期联系,为孩子们的成长增添一抹精彩,送上一份温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逐光追梦队通过前期策划调研,于6地组织趣味知识活动。同时根据孩子学业需求,认真备课,为15个孩子提供学业帮扶和课后服务,累计服务时长294个小时。


在各社会实践团队的积极配合下,2021-2022学年寒假社会实践专项优秀团队推优答辩会答辩圆满结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好社会实践、厚植奉献精神是每个山大学子的“基本功”,也是传好接力棒、激励后来人的“必修课”。立足新时代节点,山大学子要继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知行合一、勇担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奋进,继续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