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山大青年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日期:2022-04-27 浏览量:

在中国共青团迎来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对当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山大青年师生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时代重任。青年教师、校团委社团工作负责人刘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思政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怀,激励了所有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在开展工作时要深刻领悟“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校团委兼职团干部寇雅婷谈到,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我将深化理论学习,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发挥专业特长,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校团委兼职团干部李泽凯表示,从星辰大海征途上载誉归来的航天英雄、为国防科研事业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在抗疫斗争中勇敢逆行的医护人员,他们才是青年人的“优质偶像”。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向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奉献者们虚心学习。务实修身,服务社会,在学生工作中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贡献自己的一份青年正能量。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本科生、校团委兼职团干王雨琳表示,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后备力量,我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记录最真实的中国故事,呈现昂扬发展中的中国面貌,以最标准的普通话向留学生讲述中国国情,树立良好的国际中文教师形象,为中国形象走出去贡献青年人的绵薄之力。

精耕细作、不负韶华,展现青年学子风采。土建与水利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范清涵表示,对我来说,“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在山大求学7年来一直思考和探寻的问题。我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一切的基础,面向国家现实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是不变的指引,勤学、善思、笃行是必由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校学生会执行主席焉祯谈到,山东大学学生会接过沉甸甸的历史接力棒,精耕细作、凝心聚力,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在实现我校“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中彰显奋斗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以出彩青春、出色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青年媒体中心学生负责人刘俊媛谈到,青年媒体宣传工作要始终着眼于青年的需求,不断突破传统宣传形式,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力化、潮流化的表达形式,持续产出有时代高度、有人情温度、有思想深度的优质推送,努力打造富有朝气、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富有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青年媒体。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学生负责人袁萍谈到,团结同学,齐力奋进,努力为实现广大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课外活动平台,积极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这是我们作为学生社团骨干的使命职责。新的时代,强国有我,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勤学善思、脚踏实地,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本科生、团校成员张翌琼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与教诲,是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奋斗的方向。要发挥校园媒体成员的优势,让青年听到更多的声音,也让青年的声音传播到远方。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菁英班学员万钊廷表示,我们要以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清朗环境为己任,引领青年思想,用自觉行动讲好山东大学的发展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让中国更好走向世界。药学院2020级本科生、仿吾班学员梁宇嘉谈到,我深刻理解青年在时代中的重大作用,深刻体会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脉搏,深刻感受防疫过程中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奋斗。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时刻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奋斗。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经纬班成员吕文筱表示,一方面,我将在学生组织中将理论落地,让想法落实,充分发挥青年骨干的领导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我将继续体悟经纬班“天、地、人、和”四个维度,在“道、学、技”三个方面继续完善自我,争取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坚守岗位、担当奉献,用责任描绘青春画卷。

坚守岗位、担当奉献,用责任描绘青春画卷。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本科生、校团委西部计划项目办公室成员郑晨雨表示,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和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在雪域高原,在巍峨天山,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在一言一行中实践,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将青春画卷绘在西部,将青春坐标立在西部,力争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精彩、跑出成绩。软件学院2018级本科生、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柳昊谈到,作为一名即将走上讲台的老师,我不仅需要储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做好“经师”,更要涵养德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人师”。做到有爱有责任,将自己的知识与情感倾注到每一名学生身上,为支教地的学生们带去当下的美好与未来的希望。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第24届研支团成员黄宵雨表示,对于支教而言,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授业解惑,更要涵养德行,立德树人。想要收获教学成果,就要先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支教老师,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平凡岗位中坚守奉献,将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将实践化为最好的师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寄语我们青年一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山东大学青年师生将立足当下,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