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山大青年志愿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发布日期:2023-05-25 浏览量: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希望志愿者们继续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活动,设计打造环青计划、黄河生态保护等十余项有特色、有制度、有人才的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广大青年投身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火热实践,年开展活动次数达50余次,招募志愿者1000余人次,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贡献山大智慧、山大力量。

 习总书记的讲话引发山东大学广大青年志愿者热议。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本科生,校团委志愿者工作部兼职团干李修源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作为青年志愿者,将始终牢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切实做好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参与者和宣传者,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贡献青年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李涛表示,作为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员,真切地想要以自己的力量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将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自觉参与分类实践、主动宣传分类理念、不断带动同学参与,凝聚起志愿服务层面的坚强护绿力量。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生、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昕欣表示,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将在祖国西部深入基层、投身实践,树立起低碳环保、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在教学和生活中倡导绿色低碳的文明风尚,践行以垃圾分类为代表的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2022年度山东大学十佳志愿者张梦琳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将继续通过向公众传递垃圾分类的科学原理和操作技巧,激发同学们及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共同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本科生,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林乐文表示,作为学院青志协负责人,将带领协会成员做好学院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共同学习垃圾分类常识,发挥专业理论优势,积极与基层组织交流联动,推动大学生群体在志服实践中体悟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贡献力量!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徐小童表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作为一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愿积极组织参与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写下生动注脚!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化学与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马燕表示,化学与化工学院青志协长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对于减少碳排放和重新加工次数起到很大的作用。迈出垃圾分类的一小步,也就迈向社会文明一大步。为了这个社会的美丽,也为了保护动物和人类的美好家园,让我们携手,推动那去往青山绿水的四色大道。电气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部长孙楷宜表示,电气工程学院开展众多垃圾分类相关的志愿活动,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带领同学自觉参与分类实践、主动宣传分类理念,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唐越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在接下来的志愿工作中,将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带动同学参与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新习惯,开启更加美好的绿色生活!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负责人房润福表示,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将打造以垃圾分类常识宣讲为核心的绿色主题项目,以支教队伍为实施主体,在全国各地的支教实践中面向青少年儿童、基层社区群众等宣传垃圾分类常识及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志愿服务助力人人参与、久久为功的垃圾分类新风尚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在新征程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山东大学(青岛)学生志愿者指导中心主席闫鑫美表示,作为校区青志联负责人同时也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在校园生活中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作为”,贯彻垃圾分类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志愿者投身于社会垃圾分类事业,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志愿力量。文化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李新格表示,青年志愿者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以服务群众为首要任务,借助亲民平和的优势,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以热心公益为坚定信仰,牢记志愿服务的初心使命,为社会发展贡献属于青年的力量。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城乡群众生活环境,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山东大学将继续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工作,发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与环境保护相融合,动员青年志愿者担负起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过程中的青年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