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2022-2023学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育人的功能,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连日来,生命科学学院十余支院级社会实践队伍在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涵盖生态调研、公益志愿、党建宣讲等方面,覆盖各地群众万余名,彰显了生命科学学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年担当。

在山东省菏泽市,山东大学“生命彩虹”支农支教调研协会以实地授课的形式,面向菏泽市牡丹区周楼小学与安兴镇初级中学学生,开启了“彩虹之夏”支农支教项目。活动内容包括“特色支教,寓教于乐”“科技支农,专题调研”两大板块,小学组与初中组两头行动,以文化课教学和农作物调研活动为主,“云游山大博物馆”等支线教学为辅,构成支农支教并重的项目特色。文化教育作为软实力,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活动旨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精神建设,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济南章丘三涧溪及济宁金乡山东金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乡村振兴成果调研团成员结合自身需求和专业知识,积极利用假期以社会观察、企业走访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该团队先是对济宁金乡山东金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采访调研,随后在三涧溪知心话大讲堂,由驻村干部带领团队成员回顾了三涧溪村的发展振兴之路。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犇骉”赴云南考察调研团开展了针对野生动植物的调查与研究。该团队选址“动植物王国”云南省进行调研,深入了解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多位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了探索与调查。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用于实践,以实践重温知识,体现了生命科学学院学子事必躬行的务实精神。

为了解青岛市垃圾分类情况,“净城行”城市垃圾分类调研团在青岛市即墨区、市南区、市北区等6个区进行了线下社会实践调查,深入了解青岛市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以及市民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团队将实地调研与线上问卷相结合,充分了解了青岛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环卫工人们日常工作中的分类意识。该活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西村小学,山东大学蒲公英“豫你同行”一队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乡村教育支教调研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提供线下支教服务,为他们带去知识和希望,助力他们实现自我成长。这次乡村教育支教调研项目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认可。他们对志愿者们的热情参与和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并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下去,为更多的乡村孩子们带去希望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