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近日成功举办了青年新媒体运营实务课程第四次备课会,本课程旨在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目标,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次备课会深入研讨课程构建与发展,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多学科背景的新媒体人才实践课程平台建设,精心优化课程,使其更好地为校园新媒体注入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山东大学青年新媒体运营实务课的教师翁祥栋在会议中担任主持,与授课团队所有老师一同展开研讨。翁祥栋首先强调了新媒体素养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并指出,在课程建设中,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上应坚持三位一体原则,聚焦培养具有扎实新媒体运营知识、精通新媒体传播方法技术、涵养深厚家国情怀的人才。助力学生成长为拥有切实有效话语表达技术手段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主动传播者。
翁祥栋还指出,新媒体运营实务课程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媒体人才。她表示,应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并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模式有效贯彻,在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领域,以及研究主流意识形态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方面,课程团队将不断努力。在讨论阶段,各与会教师与新媒体运营专家分别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就如何培养青年媒体人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新媒体运营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要在构建形成的新闻宣传人才培养框架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新媒体运维能力。随后,与会人员一起讨论了本学期教学及任务安排,讨论了“青春山大”“山东大学学生会”等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和发布情况。
与会教师表示,新媒体运营实务课程备课会是对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年媒体人才,让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党和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讨论过程中,与会者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媒体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应该注重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媒体平台,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还要注重培养青年媒体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
最后,经过共同讨论,团队明确了本学期的目标是以更丰富自主的内容讲述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中国故事,以更凸显数字化的形式生动展现新媒体报道方式,大力培养新媒化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进一步提升对新时代党和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服务力、支撑力、引领力。
此次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为山东大学在新媒体运营实务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授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和深入探讨,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新媒体人才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推动中国故事传播和新媒体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