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影像和报道作品记录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展现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靓丽身影,凸显青年一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时代风采,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经过报名审核、作品发布、网络展示、综合评审等环节,山东大学团委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队获得“优秀视频团队”称号。
近年来,山东大学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高度重视育人功能的发挥和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的打造,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评价体系等,形成全校协同育人的坚强合力,积累了一系列特色经验。
山东大学团委积极组织动员,倾力打造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进社会,知国情明社情察民情,锤炼自身素质。山大学子们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服务社会、深入基层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系列专题讲座暨“卓越青年·学思践悟”领航工程专题培训,共八期16个场次,一校三地55个培养单位组织的1877支团队18000余人投入各类实践,实践地点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百余支支教队伍深耕乡村沃土,积极响应国家“三支一扶”政策,与服务地共同构建全方位帮扶方案,展现山大担当;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奔赴全国各地,累计开展近千场宣讲,覆盖受众万余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300多名山大学子走进家乡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在基层一线锻炼本领、成长成才,实现“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其中,山东大学爱的三角支教队聚焦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现状,探索“三角支教”帮扶机制实践和创新路径,在山东、安徽、陕西三地围绕学业辅导、心理关怀、素质培养等方面开展课程设计,开设国学素养、心理教育、美术手工、地方文化等特色课程,为乡村孩子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
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同时,也将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引导山大学子强化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的信念,在实践中传承山大精神,奉献青年力量,谱写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青春华章!
文:宋新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