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山东大学团委获评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发布日期:2023-12-04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影像和报道作品记录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展现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靓丽身影,凸显青年一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时代风采,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经过评审,山东大学团委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队获评优秀视频团队。

近年来,山东大学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高度重视育人功能的发挥和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的打造,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评价体系等,形成全校协同育人的坚强合力,积累了一系列特色经验。

山东大学团委积极组织动员,倾力打造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进社会,知国情明社情察民情,锤炼自身素质。山大学子们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服务社会、深入基层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系列专题讲座暨“卓越青年·学思践悟”领航工程专题培训,共八期16个场次,一校三地55个培养单位组织的1877支团队18000余人投入各类实践,实践地点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奔赴全国各地,累计开展近千场宣讲,覆盖受众万余人;300多名山大学子走进家乡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在基层一线锻炼本领、成长成才,实现“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浪2.0”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春宣讲团,前往贵州遵义、山东泰安等六省八地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团队根据宣讲对象有针对性、系统地编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大事年表、时间轴以及宣讲提纲、手册等。团队成员们走进十余所红色博物馆、纪念馆,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走进骆驼湾、东平县、埠前村等众多新农村,感受脱贫攻坚的崭新气象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巨大成效。管理学院赤诚宣讲团依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活动路线,遵循“十中心,全覆盖”地点范围原则,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会仙山社区和东关社区、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等全国十余地有序开展井冈山精神主题宣讲。山东大学“问道”红色革命精神研究生调研宣讲团赴济南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学习后,携手历园新村社区,开展了主题为“追寻足迹忆党史,我心同党同奋进”的团课宣讲。

百余支支教队伍深耕乡村沃土,积极响应国家“三支一扶”政策,与服务地共同构建全方位帮扶方案,展现山大担当。电气工程学院“遇山川云电,揽微光希冀”社会实践队立足电气专业知识,以“线上+线下”的创新模式打造一系列助学课程。团队成员利用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进行物理、历史、音乐等多个科目的录制与讲解,全方位、多角度、广传播地助力中小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软件学院希望小屋社会实践队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网络科学等方面的讲座,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队聚焦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现状,探索“三角支教”帮扶机制实践和创新路径,在山东、安徽、陕西三地围绕学业辅导、心理关怀、素质培养等方面开展课程设计,开设国学素养、心理教育、美术手工、地方文化等特色课程,为乡村孩子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

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同时,也将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引导山大学子强化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的信念,在实践中传承山大精神,奉献青年力量,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