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首页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开展“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6-23 浏览量:

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革命文物这一鲜活育人教材融入“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奋斗历程,赓续红色血脉,校团委联合山东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面向全体师生开展“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


二、活动时间

2025年暑期(暑期开始至暑期结束前两周)


三、活动内容

(一)革命文物深度寻访与历史挖掘。深入全国重点革命老区、红色纪念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实地寻访、考察和记录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文物(如文献、实物、旧址、遗址等),梳理文物承载的革命历史脉络,挖掘其蕴含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意义,为丰富革命文物档案和活化利用提供一手资料。通过访谈老革命、老党员、专家学者、文物工作者及当地群众,系统收集整理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人物事迹和精神内涵,结合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详实的口述史料、调研报告和视频等实践成果。

(二)革命文物创新传播与传承实践。运用青年学子熟悉的新媒体技术和创新表达方式(如短视频、H5、剧本杀、文创设计、主题展览、微党课、沉浸式体验设计等),对寻访、挖掘的革命文物及其故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面向校园师生、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策划并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展览、体验活动等,探索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有效路径,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有声有色的思政课”,推动革命文物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讲好革命文物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助力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


四、活动要求

1.实践成果作品包括:

(1)一份调研报告。字数在3000字-5000字,内容应体现团队项目内容及团队项目成果,内容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具备事实叙述、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论理性、简洁性。

(2)一个短视频。视频时长5分钟左右(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革命文物故事、革命精神的阐述、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革命精神的情感认同;致力于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围绕革命文物故事、革命文物的保护传承等开展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资料。

2.保证实践安全。参与本次实践活动的学生须认真阅读《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团队成员须知》(附件2),并签署《山东大学2025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须知》(附件3)。

3.面向对象。面向济南校本部、青岛校区在校学生(威海校区由校区团工委另行安排)。


五、立项申请流程

1.请各学院单位结合学院实际,遴选1支队伍(每支队伍5-10人)作为学院推荐的校级层面队伍,并填写《“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申报表》(附件1),经由学院团委审批盖章;盖章后的立项申请表以学院为单位,将电子版和PDF扫描件打包发送至cxsjb25@163.com,邮件及压缩包主题命名为“XX学院+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4日中午12点。

2.入选团队及具体事宜请持续关注后续通知。


联系人:李老师 0531-88363304



山东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历史学院、考古学院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2025年6月23日

  • 附件【附件.zip】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