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一校三地学科齐全优势,扎根齐鲁大地,促进校地合作,彰显初心使命,助力山东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校团委组织在校研究生开展“服务山东·山大方案”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服务山东·山大方案”硕博服务团专项
二、活动时间
2024年6月至8月
三、活动内容
充分依托学科实际和区域特色,聚焦年度实践主题,广泛开展以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生态治理、民生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质量发展等为主题的学术调研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山东在上述领域遇到的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山大方案与山大服务。
四、活动选题
1.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济南开展调研与服务。
2.围绕“做好经略海洋文章,发展壮大现代海洋经济”在青岛开展调研与服务。
3.围绕“促进文化传承赓续,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在淄博开展调研与服务。
4.围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塑优生态环境品质”在枣庄开展调研与服务。
5.围绕“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样板区”在东营开展调研与服务。
6.围绕“加快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在烟台开展调研与服务。
7.围绕“主攻‘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新型技改扩围增效”在潍坊开展调研与服务。
8.围绕“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讲好山东故事、中国故事”在济宁开展调研与服务。
9.围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擦亮文旅金字招牌”在泰安开展调研与服务。
10.围绕“推进幸福威海建设,提高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在威海开展调研与服务。
11.围绕“聚焦强港兴产活城,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在日照开展调研与服务。
12.围绕“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叫响红色沂蒙品牌”在临沂开展调研与服务。
13.围绕“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在德州开展调研与服务。
14.围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在聊城开展调研与服务。
15.围绕“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在滨州开展调研与服务。
16.围绕“聚焦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菏泽开展调研与服务。
17.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山东省内各地开展调研与服务。
18.围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国各地开展调研与服务。
五、具体安排
(一)团队组建
学生自主组队,每支团队人数为6-10人(不含指导教师),每支团队至少含有一名博士,硕博学生总数需不少于团队人数的50%,队长所在学院为立项所在学院,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组队。
每支团队须配备一名思政导师,一名业务导师。其中,业务导师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思政导师可由思政课教师、党委副书记或学生辅导员老师担任,导师负责指导项目选题及实践规划、路径等,与学生实践团及时沟通联系并解答疑惑,指导学生总结实践成果并进行修改等,并结合实际随团参与外出实践。
各学院立项团队名称以“山东大学+学院名称+团队名称”命名;校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请以“山东大学+学生组织名称+团队名称”命名。其中“团队名称”需体现实践地与实践主题,实践地为团队要前往的具体地区或企事业单位名称,省内:地级市+区/县/市,省外:省/市/自治区+地级市,省内如“赴青岛即墨”,省外如“赴河北邯郸”,企事业单位如“赴xx市xx集团”。举例:山东大学**学院“星动”赴威海环翠关于智慧养老情况分析调研团。
(二)项目申报
各团队自主选择实践主题并策划相关实践活动,需真实、准确、完整填写《附件1:山东大学XX学院2024-2025学年“服务山东·山大方案”暑期社会实践硕博服务团专项立项资助申请书》。参与本次实践活动的学生须认真阅读并签署《附件2: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团队成员须知》、《附件3:山东大学2025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须知》。
(三)学院推荐
请各学院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至多报送1支队伍,于2025年7月4日中午12点前将本学院电子版材料打包发送至sdyhsjfzb@163.com,邮件及压缩包主题命名为“XX学院+‘服务山东·山大方案’硕博服务团”。
报送材料清单如下:
《附件1:山东大学XX学院2024-2025学年“服务山东·山大方案”暑期社会实践硕博服务团专项立项资助申请书》(电子版和学院团委盖章扫描PDF版)
《附件2: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团队成员须知》
《附件3:山东大学2025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须知》
六、相关要求
1.各相关单位须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严守安全底线,将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与处置。
2.各团队可在所提供主题的基础之上延伸或根据驻地实际情况和需要予以调整,鼓励开展实际服务、鼓励调研与服务相结合。
3.活动结束后,各支团队需形成一份内容详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并提交活动照片和视频等相关材料。请各团队队长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专项通知群,相关要求将在通知群内进行通知。

4.各相关单位、实践团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做好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进行宣传投稿,并定期整理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与总结,以“学院/相关单位+团队名称+标题”命名后发至邮箱sdyhsjfzb@163.com。
联系人:
殷老师 0531-88369958
杨同学 18510855088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研究生会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