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引导、支持、激励大学生和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育一批有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检验平台成果,发现优秀作品。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首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鲁教科字【2014】4号),我校决定自今年起组织开展山东大学“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原则
注重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坚持“学生主体、专家主导、公平公正、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参赛对象
2014年7月1日前,具有我校普通高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成人教育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重点面向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及拟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A、B类作品。
三、参赛类别
大赛参赛作品分5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化工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参赛作品
(一)参赛作品须是在大学期间的研创成果,以实物或模型形式呈现,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参赛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团队作品。团队作品的参与者不超过5人,作者须全部是对作品有实际贡献的学生。鼓励跨专业、跨学科作品参赛。
(三)参赛作品可有指导教师,每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四)获得过全国或全省科技创新竞赛奖励的、有知识产权争议的作品不在申报范围。
五、大赛程序
(一)作品提交
各学院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组织报名,并根据申报要求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并报校赛组委会。
(二)组织评审
学校将组织人员对各学院推荐的作品,根据申报要求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核;聘请相关学术、技术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审核通过的作品采取审阅申报材料、观看现场演示、咨询答辩等方式进行评审,拟定获奖作品名单。
(三)公布
大赛结果经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公布获奖名单。
六、奖励
大赛设作品奖、单项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组织工作者奖。其中,作品奖设一、二、三等奖,对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和奖金,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赛;单项奖设交叉创新奖和累进创新奖,“交叉创新奖”主要针对参评作品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突出体现作品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作品,“累进创新奖”主要针对连续两年以上参加“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参加过往届“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参评作品有重要研究进展、或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的作品;对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将分别颁发证书和奖杯,优秀组织单位负责人将获得优秀组织工作者荣誉称号。
七、比赛进程
6月20日-7月6日 发动宣传
7月7日-9月7日 作品准备及完善
9月8日-9月15日 材料提交
9月16日-9月22日 作品书面评审
9月23日-9月30日 答辩评审并确定获奖情况、选拔出参加省赛的优秀作品
八、申报材料及时间
各学院团委组织推荐作品填写《山东大学“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A)》、《山东大学“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B)》(见附件1、2)和《推荐作品汇总表》(见附件3),并务于2014年9月15日前,将纸质材料(附件1和附件3各一份,附件2五份)报送至山东大学校团委(中心校区18号楼105),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E-mail: kczx@sdu.edu.cn。作品实物或模型不报送,由作者按规定时间自行带到校赛评审现场。
九、有关要求
(一)此项大赛今年首次举办,请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大赛,把真正好的作品推荐上来。
(二)大赛由我校团委、本科生院联合主办。各学院应由团委书记作为负责人,教务人员配合完成相关组织工作。各校院两级创新教育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大力宣传并积极推荐优秀作品。
(三)申报材料由各学院统一汇总、报送(各创新教育平台可单独报送),报送时间截止后,不再接受申报材料。
联系人:张熙、赵希鹏
联系电话:88369963、88364706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
2014年6月19日
附件:
1.山东大学“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A)
2. 山东大学“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B)
3. 山东大学“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