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贫致富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是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更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曙光在前,重任在肩。在这一关键时期,脱贫已经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作为仿吾小青马,定要让青春的力量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闪光!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山东大学成仿吾英才班八位同学自发组成脱贫调研团,分三队前往山东省泰安市、潍坊市和淄博市三地进行特色产业助脱贫调研,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因地制宜搞脱贫,青马奋蹄实践,仿吾求知可期。
分队一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王瓜店街道
8月12日,实践团队第一小分队乔松源同学走访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办事处,通过对话镇政府扶贫办主任和潘台村第一书记,走访参观当地科技园及工业企业等方式,走近扶贫一线,深入了解民生。

在过去,潘台村是肥城市一个普通平常的贫困村,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采访王瓜店潘台村第一书记时,书记说:“要想富,先修路。”两年前他刚刚上任时,第一个任务就是利用国家资金大力修整村居,建设公路。潘台村泥泞不平的窄小土路,如今都变成了平坦的柏油公路。“我们要首先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实施交通+产业扶贫。”第一书记上任以来,潘台村的村风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潘台村正是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村镇的缩影,正是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第一书记的帮扶,村民们才能够从土坯房搬到小高层,才能够真正把鞋底的泥巴子抹去,腿上的泥星子洗净,走上平坦的康庄大道。
采访完潘台村第一书记后,小队成员来到了王瓜店镇政府扶贫办,印象最深刻的是,扶贫办孙主任动情说到,从2014年的两千多家贫困户到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21类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全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朴实的话语,听起来却让人动容。

贫困乡亲脱贫只是第一步,稳定脱贫、持续增收,过上更好的日子,还需要不断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王瓜店街道也在近几年内大力推行产业扶贫,不仅在农林牧渔等方面发展小型的第一产业,当地还主动发挥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引进杰出人才,建立科技产业园,扶持特色企业发展,培养出了像联谊玻纤产业园等等这样一批杰出的玻纤企业,其拥有40多项专利和独特技术,产品远销海外。此外,王瓜店街道还处于我市高新区,其中华为肥城基地科技园也令人振奋:以科技扶贫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将创新精神融入地区,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无数企业正在身体力行……此可谓科技产业助扶贫,扶贫扶出精气神。
分队二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上口镇
8月13日,14日实践团队第二小分队张继正同学在寿光开展产业脱贫调研,了解寿光脱贫致富的状况。8月13日上午,在寿光市后牟邵村文书的带领下,队员先前往蔬菜大棚进行调研。后牟邵村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大棚,那时村里会给参加的村民免费分出土地并帮忙建棚,现在村内已建成249个大棚,最长的可达200米,村内近一半人员参与种棚。菜农们介绍说棚内作物几乎一年四季都有产出,棚内设施也较为先进,农作物大多采取滴灌设施并配有供电设备,村内也常请园艺师进行指导。自己会被聘为技术人员到外地帮助建棚。棚内的工作平时自家人就可解决,偶尔会请他人工作。比起之前的工作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提升,一年下来可收入几十万元……说到这里菜农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随后小队成员前往村内贫困户进行采访,之前村内人员大多通过大棚种植完成脱贫致富,现在村内的贫困户均是因为年龄大丧失劳动力而没有收入来源,国家为他们发放资金补助使其每年收入超过5000元完成脱贫。贫困户很高兴地介绍说村镇人员每月定期前来探望,帮助装修房屋,给予人文关怀。最后小队成员随文书前往村委获取本村整体发展数据:后牟邵村现有2006人,19户贫困户。他们都已得到国家资金补助,今年定可完成全村脱贫任务。
8月14日上午,小队成员来到了付二邵村村委进行采访,村内也是通过大棚种植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现有679人,仅有2户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并已得到国家资金补助。付二邵村现有大棚82个,与后牟邵村不同的是,本村因种植作物有所不同现在部分大棚处于休棚状态,即封闭大棚提升温度杀灭棚内害虫,棚内温度竟高达43℃,小队队员仿佛置身沙漠。

走访完村镇后,队员来到了寿光市蔬菜博览会和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市场,感悟寿光整体发展变化。寿光市蔬菜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1届,对国内外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年收到疫情影响创新性地开展了线上菜博会,足不出户就可在家免费观看。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投资20亿元,占地3000亩,是寿光蔬菜的运输交易中心,将寿光蔬菜销售至全国各地,疫情期间也是为湖北蔬菜供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队三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
8月8日,实践团队第三小分队杜若飞同学深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赵庄村实地调研当地的产业扶贫情况。小分队成员首先与村两委成员会面,向他们详细了解村庄的发展现状、当地采取的扶贫政策以及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充分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后,小分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调研了当地的雪菇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当地农家乐的运营状况,对当地发展这些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最后,小分队成员又就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8月9日,成仿吾班第四组实践团队第三小分队再次出发,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调研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小分队成员进入到当地的企业——幽幽谷公司,向企业管理和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幽幽谷公司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统筹规划,将村民们带动起来,共同实现富裕。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充分了解了幽幽谷公司的运行机制与其在中郝峪村脱贫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采访结束后,同学们实地体验了当地的旅游产业项目及相关民俗活动,对产业扶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扶贫开花结果,迈向振兴征程。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分析当地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为当地建言献策,总结脱贫经验,展现出山大学子的优良作风,展现出新时代小青马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干奉献精神,展现出当代青年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状态。脱贫攻坚战场上,战鼓声声催人奋进。此次深入实地调研,既让我们看到了当地的扶贫成果,也让小组成员切身参与到了国家扶贫过程中,为实现脱贫攻坚贡献出了山大力量。“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产业扶贫,企业大有可为;扶贫路上,最美赶路人!此次社会实践更让我们坚信:一鼓作气、上下一心,顽强作战,我们一定能如期实现一个都不落下地共同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