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新,山大人的2022年暑期实践季欣然而至。
暑假的到来并未放慢山大学子求知求真的脚步,怀揣着知识与才干的青年们正收拾行囊,抖擞精神,预备开启一段深入群众,观察社会,丈量时代脉搏的崭新旅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我校团组织面向一校三地部署安排暑期社会实践,坚持及早布局,科学研判,一体推进,完善校院协同安全防控机制,切实要求各团队严格落实《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明白纸》,构建起“严守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实践安全”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促进山大学子成长成才”有机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格局。
走在前、开新局,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大学全面启动“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2021-202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聚势谋远在前,开全面发展、全员争先之局
2021-202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为重点,引导山大学子深入乡村振兴一线,走进基层、深入社会。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深入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促进山大学子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建团一百周年献礼。
全面部署,下好实践设计先手棋。今年,学校立项选题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理论政策宣讲类、劳动实践类、调研观察类、创新创业实践类、公益志愿服务类、文化艺术传播类、岗位实习见习类8个实践专题,并开设 “喜迎二十大”青春宣讲团暨“牢记青春寄语”主题宣讲、“希望小屋·山大担当”、“服务山东·山大方案”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百队百场进社区”和“青鸟计划”岗位实习5类暑期社会实践专项,以覆盖全面、条理清晰的实践布局引导山大学子开展实践、了解国情、融入社会。

全域统筹,织密一校三地“互联网”。山大学子线上线下并举,跨校区、跨学院组成一支支团队,在基层民生、党史学习教育、返乡助农、支教援助、战疫服务等多个领域躬行实践。截止7月6日,我校共有来自一校三地共 50个院系单位团组织近14000名学生组成的1422支队伍投入实践,线下驻地实践地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7座城市。其中,济南、青岛校区共1006支队伍,威海校区416支队伍,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比例约为9:1,承担社会实践团队指导工作教师人数约1000人,团队平均社会实践时长达15天。学院立项团队中,项目化团队1194支(其中理论政策宣讲团178支,创新创业实践团58支,实践调研观察团736支,公益志愿服务团196支,文化艺术传播团21支,其他5支),体验式团队94支,综合型团队24支,其中72%的团队已确定接收单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本次社会实践工作本着外出实践就近就便,线下实践驻地开展,跨地市采取线上形式开展实践的原则,94%的队伍依托家乡驻地开展线下实践,跨地市队员线上交流;6%队伍完全线上开展。各团队将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妥善做好有关安排,延续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模式,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

全员争先,开启社会实践新篇章。各团队凝心聚力,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电气工程学院“峥嵘长路”二十大相关理论政策宣讲团与地方党支部结合,与时代相呼应,与人民共前进,将党的理论思想传递宣传到人民中去,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万户更新”调研团深入基层,关注民生,赴青岛市市南区调查分析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在实践中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地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实证研究。海洋学院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从急救知识的普及出发,探索“互联网+急救知识与技能”宣传方式,联合红十字会等多家权威的企业和机构,着力打造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4+5+6+N”急救知识宣传体系,助力健康中国。护理与康复学院“福满乡叟”调研团关注老年人群体,分析四川成都等地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关怀弱势人群,在老龄化背景下助力社会治理建设。数学学院“爱的翅膀”支教调研团深入地方,赴临沂进行支教服务,感受祖国教育事业重担,以青年力量树立榜样,助力儿童成长。翻译学院希望“崴”光小分队教授趣味课程、助力读书成长、重视暖心陪护、设立长效机制、创办对点帮扶,用专业、规范、高效、温暖的工作助力实现小屋“精神焕新”,为“希望小屋”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经济学院“匠心拾遗”调研团对济南、成都等地“非遗”保护、发展和利用情况调研观察,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焕发“非遗”活力,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模式,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生命科学学院“基础保障”调研团赴鲁、陕、吉、辽四省调查研究疫情期间基础社会保障运作变化,深入走访调研教育、邮政、医疗、交通等基础民生领域,全方面收集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
精耕细作在前,开纵深发力、重点突破之局
喜迎二十大,奋进正当时。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山大学子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进一步凝聚山大实践力量,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和服务社会功能,我校团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带动作用,发布5类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结引领山大学子聚焦重点热点,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在各专项实践领域精耕细作、纵深发力,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截止目前,共有110团队参与其中,覆盖1000余名学生,线下驻地实践地点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1座城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喜迎二十大”青春宣讲团暨“牢记青春寄语”主题宣讲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旨在激励山大学子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298名学生组成31支团队参与其中,分赴全国各驻地,在宣讲交流中深化理解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
“希望小屋·山大担当”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旨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困境儿童开展学业辅导,爱心陪伴,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助力儿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207名学生组成22支团队参与其中,“助茧成蝶”团队、“雏鹰起飞”团队、“沂路有你”团队……各团队将自己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寓于队名之中,为孩子送去陪伴和温暖,以赤诚之心传递奉献之情,以山大担当为教育扶贫贡献山大力量。
服务山东,辐射全国。“服务山东·山大方案”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聚焦聚力山东“六个新跃升”奋斗目标,充分发挥一校三地学科齐全优势,助力山东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我校110名学生组成10支团队赴济南、泰安、德州、淄博等8地市开展实践调研,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等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山大方案与山大服务。此外,山大学子还依托线下驻地,在西藏林芝等地展开调研,以青年人才优势助力全国各地基层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肩负青春使命。“百队百场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引领山大学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示中华文明风采,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29支专项团队,232名山大学子走进家乡社区,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德治进社区、法治进社区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展演、道德典型故事会、法治广场大讲堂等文化活动,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人有所享”“人人有所得”“人人有所爱”。
齐鲁有青鸟,但待人才来。“青鸟计划”岗位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聚焦“就业难”问题,将缓解学子就业压力与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生注册使用“青鸟”小程序并通过“青鸟计划”信息平台遴选实习岗位,为山大学子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保障。一校三地共有18个团队参与其中,覆盖山东省内16地市,山大学子满怀热忱,在各行各业的实践岗位上发光发热。
知责尽责,实干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山大学子将戮力同心,脚踏实地,在各个实践领域勇担青春使命,传承“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百年征程守初心,砥砺奋进创未来。2022年,一轴山大人的实践新画卷已徐徐展开。山大学子牢记嘱托、走在前列,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必将在实践中绘出一场属于奋斗、奉献与拼搏的多彩盛夏,也必将迎来一个充满收获、喜悦和成长的绚丽秋天。
加油吧,山大人!